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 EG)是一种不常见的胃肠病,虽然其发病率和诊断率近年来均有所升高,但误诊、漏诊仍较常见。本文目的:回顾性研究EG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并对常见的误诊、漏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本文通过收集2003年2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住院治疗、确诊为EG的16例患者,及另一组有胃肠道临床表现、伴不明原因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升高、但无胃肠道嗜酸粒细胞浸润证据、除外其他疾病、临床拟诊为EG的6例患者,总结分析22例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诊断标准采用Tally标准,诊断分型采用Klein分型,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本研究资料显示22例患者首诊误诊率达90.91%,2周误诊率50%。(2.)临床特点①22例EG患者,有个人过敏史或食物不耐受试验阳性者15例,占68.18%,包括食物(海鲜、鸡蛋、牛奶等)和抗生素过敏(磺胺和克拉霉素);本次发病有明确进食诱因者7例,占31.82%;行食物不耐受试验(14项)检查者12例,阳性结果者8例,最常见过敏食物为蟹和虾,其次为鸡蛋、牛奶,少数对小麦过敏。②临床表现为腹痛20例,占90.91%,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腹痛性质包括绞痛、钝痛、胀痛,腹部阵发性绞痛最常见,占68.18%;其他常见表现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体重减轻、反酸烧心、皮疹、低热、排便困难等。③根据Klein分型,22例EG患者分为16例粘膜型,占72.3%,3例肌层型和3例浆膜型,各占13.64%,临床分型与临床表现密切相关,粘膜型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等,肌层型主要表现为完全或不完全胃肠梗阻,浆膜型主要表现为嗜酸粒细胞性腹水。④辅助检查:Ⅰ.血常规:22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3.40-18.40)×109/L,嗜酸粒细胞(0.35~8.78)×109/L,平均(2.85±1.91)×109/L,其中20例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升高,占90.91%。3型嗜酸粒细胞计数比较:粘膜型(2.07±1.46)×109/L,肌层型(4.22±2.22)×109/L,浆膜型(5.61±2.11)×109/L,浆膜型较其他2型患者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水平更显著(p<0.05)。Ⅱ.血清学检查:40%患者血IgE升高,3例患者血CA125升高,升高水平在139μ/L~706u/L,2例患者血CRP升高,2例患者白蛋白轻度降低,1例血淀粉酶轻度升高。Ⅲ.腹水检查:3例浆膜型EG合并腹水,腹水为渗出液,脱落细胞学显示大量嗜酸粒细胞(1例在当地医院腹水脱落细胞学报告为较多中性粒细胞)。Ⅳ.影像学表现:表现为胃壁或十二指肠、空回肠、结肠肠壁水肿增厚者4例,腹水3例。2例肌层型患者腹部立位平片示大量液气平、肠梗阻。1例行MR示梗阻性胆、胰管扩张。Ⅴ.内镜及病理:内镜下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为充血水肿、红斑、糜烂、粘膜颗粒感、溃疡、隆起等,内镜下外观正常的黏膜活检病理组织学可有嗜酸粒细胞聚集、增多,而内镜下有异常表现的黏膜其组织学检查也可能无嗜酸粒细胞的浸润。⑤将全部22个病例分为激素治疗组和非激素治疗组,激素治疗组(包括14例EG确诊者和3例EG拟诊患者)治疗前后嗜酸粒细胞计数(3.147±1.98)×109/L和(0.43±0.33)×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激素治疗组(包括2例确诊EG患者和3例拟诊为EG患者)治疗前后(1.85±1.29)×109/L和(1.55±1.34)×109/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⑥2例EG患者复发,使用激素仍然有效。结论:EG的临床表现非特异性,易被误诊或漏诊。EG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放射学异常和内镜活检病理检查等。过敏史特别是食物过敏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对诊断EG有重要的提示作用。EG诊断必要条件:粘膜型内镜下组织病理学示嗜酸粒细胞浸润;肌层型手术病理示肌层嗜酸粒细胞浸润,或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升高伴异常影像学表现;浆膜型腹水中大量嗜酸粒细胞。当出现胃肠症状、伴或不伴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升高,有进食特殊食物或过敏史,鉴别诊断应将EG包括在内。由于病变分布非连续性,内镜活检时应在可疑病变及正常粘膜取多处活检以提高确诊率。激素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和降低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对于表现为梗阻的EG患者,早期激素治疗有效则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创伤。EG可复发,再次激素治疗仍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