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文性”(英文:Intertextuality,法文Intertextualité)是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于20世纪60年代首创的概念。它是在后结构主义文论的背景上,通过对巴赫金(Mikhail Bakhtine)建立在“互主体性”(Intersubjectivity)哲学观念上的“文本对话”理论的创造性的改造而产生的。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对这一概念作了重要的阐释和引申,使“互文性”研究扩展到文本关系的研究上。麦克·里法特尔(Michael Riffaterre)将“互文性”发展为真正接受理论的概念。吉拉尔·热奈特(Gérard Genette)则从“狭义”研究的角度,提出了“五种类型”说,使“互文性”最终从语言学转变到文学领域。此后的大批西方学者们从素材分类、意识形态、心理学、社会学等层面对“互文性”进行了广泛研究。法国学者蒂费纳·萨莫瓦约的《互文性研究》一书是汉译中较为全面地介绍和论述“互文性”的专著。进入90年代以来,互文性理论和方法已经远远超越了文学范畴,开始被西方学者们广泛运用于各种社会文化领域的批评与实践中,成为当代文化研究的标志性术语。 在国内,一批研究者如秦海鹰、陈永国、黄念然、程锡麟等人从不同的层面对“互文性”进行了译介述评,富有启发意义。更多的研究者是把“互文性”作为一种新型的文艺学方法,从某种文化语境切入文本,进行解读。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无研究“互文性”问题的专著。 本文通过较为系统和深入地追溯“互文性”的理论渊源,疏理产生过程,使其发展脉络和主要规定性能够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呈现出来。本文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在于,力图在厘清和把握“互文性”的发展趋向方面,进行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前瞻性的研究。理论创新点主要表现在,试图从当代文化的宏观视域中突显“互文性”呈现的“人类精神世界的不及物性”这一重要特征。 本文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章主要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从两条线索,即:从“结构主义”到“解构主义”和从“互主体性”到“对话主义”的发展历程,疏理其理论渊源;第三章介绍其产生过程和重要的文论家,探讨在“后结构主义”背景下表现出的主要特征。第四章在当代文化的较为开阔的视域中,探讨“互文性”所体现的人类精神世界的不及物性这一重要特性。后三章从哲学到文论再到当代社会和文化研究领域层层递进地展开分析,构成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