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扰动效应的透水管桩单桩地基土固结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土地基具有高含水率、高压缩性及低渗透性等特征,预制管桩在软土地区沉桩时会造成挤土效应,进而产生超静孔隙水压力。由于软土地基中超静孔压的消散过程缓慢,降低了地基的固结速率且影响桩基承载力的发挥及沉桩的施工进度,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如何加速超静孔压的消散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课题组提出的透水管桩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此外,由于沉桩产生的扰动效应往往会降低超静孔压的消散速率,开展考虑扰动效应的透水管桩地基固结问题研究则十分有必要。鉴于此,本文基于现有的透水管桩地基土固结特性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模型试验、理论分析以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考虑扰动效应时的透水管桩单桩地基土的固结问题开展了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开展了透水管桩单桩沉桩模型试验研究。探究了透水管桩的沉桩扰动对桩周土固结产生影响,并分析沉桩结束后土体超静孔压随时间、空间的变化规律以及沉桩过程中桩周地表土体的位移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超静孔压随土体径向距离增大而减小,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相同条件下,透水管桩的受到的扰动效应较普通管桩小;扰动范围具有随沉桩深度逐渐增大的特征;透水管桩在减小桩周土体超静孔压峰值方面较普通管桩的效果更为明显;近桩侧地表土体的空间合位移最大,随径向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径向距离的增大,竖向变形逐渐由向下沉降变为向上隆起。由此揭示了扰动效应对透水管桩桩周土固结的影响机理,为透水管桩的施工技术规范制定奠定了科学基础。(2)开展了考虑扰动效应及桩土界面参数影响时透水管桩桩周土体固结理论分析。分别探究径向距离、土体深度、扰动渗透系数比、扰动半径比及桩土界面参数等对桩周土体超静孔压消散的影响,并结合模型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不考虑扰动效应的影响时,会过高地估计土体中超静孔压的消散速率,从而导致过高地估计桩的承载力;超静孔压的消散速率随着土体渗透系数及反映开孔程度的桩土界面参数的增大而增大。这为研究扰动效应下透水管桩的工作特性提供了合理有效的理论分析方法。(3)开展了考虑扰动效应与径向渗透系数变化时透水管桩周土固结效果数值模拟研究。对不同开孔参数下透水管桩桩周土超静孔压消散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包括桩身开孔率、开孔方式及单层开孔数。结果表明:桩侧超静孔压的消散速率随开孔率的增大而提高;其它开孔参数保持不变时,桩侧超静孔压的消散速率随单层开孔数减小而提高;在相同的开孔方式下,扰动效应对不同开孔率和单层开孔数下超静孔压消散速率的影响显著;对于不同径向渗透系数变化模式,整个影响区内径向渗透系数呈非线性变化时的超静孔压消散速率最快;对于模式1~4(扰动区渗透系数不变、扰动区渗透系数线性变化、扰动区渗透系数非线性变化、整个影响区渗透系数线性变化),桩侧平均超静孔压消散速率随扰动半径及扰动区渗透系数增大逐渐减小;扰动半径及扰动区渗透系数的变化时,对于模式5(整个影响区渗透系数非线性变化)条件下超静孔压消散速率的影响并不明显,为透水管桩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广西首府南宁市城市基础建设的蓬勃发展,南宁市涌现出大量高层建筑及大荷载构筑物。此类高、重、大的建(构)筑物所涉及的基础工程问题日益复杂,其对持力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第四系松散沉积层上的浅层地基无法承受如此大的上部结构荷载,进而第三系泥岩层取代了以往的第四系地层作为主要的地基持力层。由于第三系泥岩生成及赋存环境的特殊性,加之后期人类活动扰动等各类因素相互作用下,使得其试验参数离散性、变异性很大
本文运用人居环境科学五大系统的划分方法,分析玉林市城市人居环境的历史特征和现状特点,站在区域整体的高度,全面梳理玉林市1911-2019年城市建设历程。通过充分发掘玉林城市历史照片,按历史发展顺序分别展现了玉林城市建设在民国时期(1911-1949)、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时期(1949-1978)、改革开放至撤地设市时期(1979-1997)、撤地设市以来(1998-2019)四大历史阶段的重点建
温室气体(例如CO2)的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是全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紧急问题。CO2的捕获与利用(CCU)是在全球范围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将环氧化物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环状碳酸酯是较为理想的方法。离子液体的优良性质符合作为该环加成反应的催化剂的条件,本文围绕对离子液体的嫁接和修饰制备了不同的离子液体类催化剂去催化环氧化物与CO2合成环状碳酸酯。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烷基化反应
因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多元,现行的防雷技术均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如今,国内外的防雷技术可分为“阻塞型”与“疏导型”,其中主要是以“阻塞型防雷技术”为主。本文提出了以多重曲折通道灭弧防雷间隙(ALPG)为核心的架空线路防雷方案。以ALPG装置为核心的防雷方案兼具“阻塞型”和“疏导型”防雷技术的优点。即:在雷击时通过适当的绝缘配合比来避免绝缘子两端的闪络,将电弧运动路径引导至装置内部,从而通过A
随着我国城镇化迅速发展和人居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为此国家出台了系列政策和规范标准,对城市住区(以下简称住区)的设计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数字化设计的蓬勃发展也为设计性能的优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本文从基于Rhino&Grasshopper参数化设计平台(以下简称RH&GH),开展住区参数化生成与性能优化的方法研究,开发了住区模型生成、评价和性能优化计算程序,并验证。具体开展的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
近年来,水体有机污染物的治理成为了环保领域关注的热点课题之一。光催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水体有机污染物(如:染料、农药、抗生素等)的去除、大气污染物的转化和降解、二氧化碳还原及催化制氢等方向。一种高效的光催化剂需要同时具备宽的可见光吸收边缘、高的载流子分离率、强的氧化还原能力和好的循环稳定性等特点,单一的TiO2或g-C3N4半导体光催化剂很难同时具备这些特点。因此,TiO2基和g-C3N4基复合光催
桂北地区的传统村寨蕴含着我国西南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伴随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传统聚落及民居的风貌正日益丧失地域特色。如何协调传统风貌与现代化需求是亟待思考的命题,而了解传统聚落与民居风貌的本质是问题解决的关键。基于对命题及风貌本质的思考,文章借助类型学的方法将桂北干栏风貌梳理清晰,并更深入地解读风貌。文章采取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归纳对比、学科交叉、综合分析等方法对桂北干栏风貌进行研究。类型学主张将事
随着我国海绵城市的建设发展,构建海绵型住区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它不仅可以改善住区热环境,还能提高住区对雨水的控制能力,减少内涝现象。但目前研究中关于海绵型住区的热环境评价和雨水消纳评价是分开进行的,缺少一种综合评价方法来评价海绵型住区方案的热环境状况和雨水消纳能力。因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旨在为规划设计人员提供一个在方案设计阶段快速评价海绵型住区方案的工具。本文阐述如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科技水平和城市化进程显著提高。城市化进程过快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显现,声环境质量问题就是其中之一。高校校园作为国家主要人才的输出场所,良好的校园声景观对于提升校园环境质量至关重要。以广西大学校园为研究对象,对声景观的相关概念、研究背景、声景观相关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南宁市15所高校声景观进行调研分析。通过声压级测量、1/3倍频程频谱测量分析和四
车用清洁可再生资源开发是车辆工业节能减排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醇类燃料可以应用在柴油机,也可以应用在汽油机。其中正戊醇化学式为C5H12O,含氧量多,着火温度、粘度和腐蚀风险较低,可以从工程微生物的自然发酵和葡萄糖的生物合成中生产获取,被认为是最有潜力替代石油化石能源的燃料之一。本研究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和仿真运算相验证的方法,研究了正戊醇-柴油燃料对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特性的影响。首先,通过发动机台架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