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羊毛织物在日常储藏、护理及服用过程中,受到生物、化学试剂及机械等损伤,如何对这些损伤进行鉴别,并分析其损伤机理,可以减少服装行业中相关的纠纷,同时可以为人们在保养服装上面提供科学建议。本论文首先对人们冬季常护理的服装种类做了调研,并且找出了哪些损伤是常见的;其次,比较了不同损伤后羊毛织物的外观性能以及一些化学性质。综合以上探索性研究,深入研究了不同损伤羊毛织物的特点,对羊毛织物的损伤进行了综合判定。本论文选取了纯毛织物,通过虫蛀损伤,模拟机械损伤,模拟热损伤,以及用Na2CO3、乙醇、NaCIO、H2O2和Ca(ClO)2五种溶液对织物进行模拟损伤处理,然后利用肉眼、光学显微镜、SEM(扫描电子显微镜)、Allworden反应(饱和溴水的溶胀反应),即羊毛纤维用饱和溴水处理后,纤维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而在不同的时间出现泡状物,由这个时间点来判断羊毛纤维的损伤形式,和KMV(氢氧化钾胺溶液的溶胀反应)反应,纤维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而在不同的时间出现球型泡状物,由这个时间点来判断羊毛纤维的损伤形式,由以上步骤中出现的反应特征点和特征值对织物的损伤类型进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羊毛织物的破洞损伤,在一定放大倍数(100倍)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损伤纤维,若出现半月形缺口或断截面中央有凸起物,则为虫蛀损伤;若断截面出现毛丝,则为机械损伤,因为羊毛纤维受到了力的作用,使纤维在一定程度上拉伸或断裂;若纤维粘结在一起,纤维上出现球形泡状物,则为热熔损伤,因为纤维在高温下熔融,熔融液冷却后使纤维粘结。在扫描电镜(SEM)下,若损伤纤维断截面凹凸不平,则为虫蛀损伤,因为羊毛的结构中各部分含硫量不一样,而蛀虫易吞噬羊毛中含硫量较少的部分,所以损伤纤维的断截面凹凸不平;若损伤纤维断截面光滑,则为机械损伤,说明损伤纤维的断截面外观没有受到含硫量不同的影响。在饱和溴水的作用下,若损伤纤维边缘出现泡状物的初始时间为92s左右,则为虫蛀损伤;出现泡状物初始时间为37s左右,则为机械损伤,因为虫蛀损伤纤维的角质层已经受到了损伤,鳞片层中的胱氨酸二硫键在溴水的氧化作用下很少或者不会发生断裂,即不能形成或形成少量的水溶性蛋白,所以形成渗透压较慢;机械损伤纤维和未损伤纤维的鳞片没有受到损伤,所以出现泡状物的时间较快。对于羊毛织物的化学损伤,若KMV反应后纤维边缘出现泡状物的时间在1818s~3910s之间,且纤维在光学显微镜下鳞片被剥落,则是Ca(ClO)2溶液损伤;若KMV反应后纤维边缘出现泡状物的时间在986s~2631s之间,且纤维在光学显微镜下鳞片被剥落,则是NaClO溶液损伤,因为Ca(ClO)2溶液和NaClO溶液兼有碱性和强氧化性,在这两种性质的综合作用下,羊毛的鳞片会受到损伤;若KMV反应后纤维边缘出现泡状物的时间在80s-419s之间,则为H202溶液损伤;若KMV反应后纤维边缘出现泡状物的时间在598s-873s之间,则为乙醇溶液损伤;若KMV反应后纤维边缘出现泡状物的时间在1221s~3205s之间,且纤维在光学显微镜下鳞片未剥落,则为Na2CO3溶液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