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渤海是我国唯一的封闭性内海,沿岸有三大湾:北部是辽东湾,西部为渤海湾,南部为莱州湾,是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发生量的重要发源地和鱼、虾、贝类产卵场、索饵场和育肥场,在我国渔业水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海洋污染、过度捕捞及其它因素的影响,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渤海海域渔业资源种类和数量急剧衰减,许多优良的产卵育苗场、育肥场的渔业功能丧失,渔业资源的恢复能力下降,海洋生态环境恶化。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水产种质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农业部于2007年底公布了辽东湾、渤海湾和莱州湾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本文根据2007年5月、8月和2008年5月、8月渤海渔业水域的现场调查资料,从海水环境、沉积环境、生物环境三个方面对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地分析和评价,并重点对渤海湾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为进一步研究渤海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制定渤海渔业资源修复方案提供基础数据,为该海域的污染治理、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1.海水环境质量状况对渤海渔业海域海水理化因子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富营养化指数、有机污染评价指数和水质综合指数对渤海重要渔业水域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单因子指标评价,渤海重要渔业水域主要受DIN、PO4-P、COD和石油烃的污染,其中渤海湾在四个调查航次中,DIN、PO4-P均值均超过海水水质一类标准。(2)以DIN、PO4-P、COD为富营养化评价指标,对该海域水环境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渤海湾调查海域富营养化程度严重,辽东湾和莱州湾总体状况较好。(3)以DIN、PO4-P、COD、DO为评价指标,对水环境有机污染状况进行评价,渤海湾有机污染最严重,辽东湾状况较好,莱州湾处于初级污染状态。(4)以水质综合指数对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评价,渤海湾处于重污染状态,辽东湾轻度污染,莱州湾处于中度污染状态。2.沉积环境质量状况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采用单因子和综合指数方法对渤海渔业海域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运用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对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风险程度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表层沉积物环境质量状况均处于微污染状态。总体评价三海湾沉积环境重金属潜在风险程度较低,风险排序为:辽东湾>莱州湾>渤海湾;辽东湾以Hg和Cd的污染问题相对较为突出,莱州湾以Cd的污染问题相对较为突出,渤海湾以As、Hg、Cd的污染问题相对较为突出。3.生物环境状况渤海湾调查海域海水中总体叶绿素富足,从海水中叶绿素角度分析,属于富营养水域。渤海湾调查期间所采的浮游植物,共有24属51种:其中,硅藻门的种类和数量最多,为21属48种;甲藻门次之,为3属3种。从该海区浮游植物的数量季节分布看,夏季(8月)浮游植物的数量远高于春季(5月),这种变化反映了渤海湾区域浮游植物数量的季节变动规律。浮游动物共检出6大类17种,其种类组成以近岸暖温性和河口低盐两大生态类群为主,主要代表种类为强壮箭虫、中华哲水蚤、太平洋纺锤水蚤和中国毛虾等。从浮游生物环境角度分析,渤海湾调查海域已经处于污染状态:2007年5月和2008年5月处于重污染状态,2007年8月处于轻污染状态,2008年8月份处于中等污染状态;2008年比2007年同期生物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升高,污染程度加重。4.渤海湾生态环境质量主成份因子分析评价根据2008年5、8月对渤海湾渔业水域的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的监测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该重要渔业水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渤海湾海域生态环境综合质量较差,2008年5月份处于“差”状态,8月份环境质量为“极差”状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夏季劣于春季。从水质、沉积物、生物指标对总得分的贡献率分析,渤海湾渔业水域水质指标的贡献率最高,其中无机氮和磷酸盐是影响渤海湾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