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倡议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9月和10月间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时提出的。自提出之时,“一带一路”倡议就受到了国内外众多新闻媒体的争相报道。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新闻报道都是他们自己标榜的那样客观真实。本文以批评话语分析为视角,在费尔克劳的三维话语模式下,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对比分析中美主流报纸(即《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一带一路”新闻报道并找出它们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差异和差异原因。本文从《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各选取七篇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通过在描述阶段对于词汇选择和及物性的分析,在阐释阶段对于新闻来源和转述方式的分析,在解释阶段对于中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差异的分析,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三维话语模式下,《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一带一路”新闻报道在描述阶段的区别是什么?2.三维话语模式下,《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一带一路”新闻报道在阐述阶段的区别是什么?3.三维话语模式下,《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一带一路”新闻报道存在区别的原因是什么?研究表明,在描述阶段,物质过程、言语过程和关系过程是《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一带一路”新闻报道最常使用的三大及物过程。《中国日报》集中报道了此项目的实施过程,此项目对于地区及世界经济、安全、外交关系的积极影响,其他国家对于此项目持有的积极态度以及其他国家对于此项目的支持;《纽约时报》在报道中质疑此项目的目的,质疑此项目的未来以及批判中国、社会主义和支持此项目的国家。在阐释阶段,具体的新闻来源和间接言语是两份报纸中最常用的新闻来源方式和转述方式。《中国日报》用这些新闻来源和转述方式塑造了积极负责任的中国和“一带一路”项目形象;而《纽约时报》则表达了对于中国和此项目的质疑和问责。两份报纸在解释阶段和阐释阶段的差异归因于中美两国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方面存在差异。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证明批评话语分析在研究新闻语篇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时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有助于帮助读者意识到《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是怎样将自己的意识形态隐藏在“一带一路”新闻报道中的,进而有助于读者形成批判的阅读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