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质联用仪器分析技术近年来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工作。本论文应用多种液质联用技术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药用百部(Stemona)的植物代谢组学研究及特征化学成分研究,以及杜鹃花科(Erieaceae)杜鹃属有毒植物羊踯躅(Rhododendronmolle)的化学成分研究。 本文第一章阐述了基于UPLC-QTof/MS技术研究植物代谢组学方法的建立,并首次应用该方法考察了药典收载的三个百部品种[直立百部(Stemonasessilifolia)、蔓生百部(S.japonica)和对叶百部(S.tuberosa)]中总生物碱成分的差异,通过PCA与PLS-DA等多变量统计模型分析寻找到造成化学多样性的特征性化合物,进而使用PCA模型对多个不同来源的百部样品进行了甄别,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应用这一平台和OPLS-DA模型对不同产地直立百部的化学多样性进行考察,发现直立百部中生物碱成分因产地不同造成很大区别,山东和安徽产的百部中分别含有毒性或高活性特征成分;另外,我们建立了UPLC-LTQ三级质谱数据库用于快速甄别百部中主要成分,并结合UPLC-QTofMS/MS谱总结了两类百部生物碱的质谱裂解规律;之后,我们采用LC-MS指导与经典分离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对直立百部、蔓生百部和细花百部(S.parviflora)的特征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鉴定了之前定性分析中发现的部分新化合物结构。从直立百部中分离鉴定14个生物碱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3个(Figure1);从蔓生百部中分离鉴定17个化合物,其中16个为生物碱,包括两个新化合物及一个新骨架化合物(Figure2);从细花百部中分离鉴定了14个生物碱(Figure3a)和7个非生物碱化合物,其中一个新化合物(Figure3b)。 本文第二章阐述了杜鹃花科杜鹃属著名有毒品种羊踯躅的化学成分研究,从该植物花中分离鉴定了56个化合物,其中二萜类45个,包括1个新骨架化合物,3个二萜二聚体新化合物,以及木藜芦烷型和kalmane型两种骨架共23个新化合物(Figure4a-4d)。其中二萜二聚体的分离使用了HPLC-LCQ/MS预判及追踪分离的方法。我们对新骨架化合物66与新化合物72、73可能的生源关系进行了分析,推测该化合物可能是该植物中一类主要二萜结构类型kalmane型化合物的前体或转化中间体,并进行了结构间的化学沟通。部分二萜类化合物进行了活性测试,发现个别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免疫抑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