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课题拟通过检测激活态雪旺细胞(activated Schwann cells,ASCs)和非激活态雪旺细胞(Schwanncells,SCs)之间营养因子的表达差异,探究体外培养对ASCs的功能状态影响,及ASCs、SCs诱导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向神经元分化的作用;通过培养ASCs、SCs于静电纺丝聚己内酯(PCL)纤维支架上,对比ASCs、SCs与PCL纤维支架的生物相容性;通过培养NSCs或联合ASCs于静电纺丝PCL纤维支架上,观察细胞分布、增殖、分化,探究ASCs和NSCs共培养体系与静电纺丝PCL纤维支架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 通过结扎Wistar大鼠坐骨神经7天,模拟坐骨神经挫伤模型,提取ASCs;由正常坐骨神经提取SCs,分别培养至第3代,提取总蛋白,通过Western Blot对比分析ASCs和SCs的营养因子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提取Wister孕鼠E14.5天胚胎海马区NSCs,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进行细胞鉴定及观察NSCs的多向分化能力;通过ASCs和SCs的条件培养基半量换液诱导NSCs分化,观察神经元分化比例及轴突长度;3D培养ASCs和SCs在静电纺丝 PCL纤维支架上,通过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性与增殖,结晶紫染色观察细胞分布及寻找合适细胞密度,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粘附和形态;将NSCs单纯或联合ASCs培养于静电纺丝PCL纤维支架上,通过CCK-8实验检测NSCs增殖,通过激光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和分布,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NSCs神经元的分化和ASCs MBP的表达。 【结果】 1.传至第3代的ASCs较SCs高表达BDNF、NGF(P<0.05),而NT-3、MBP的表达则低于SCs(P<0.05);半量换液7天后,ASCM组,神经元分化比例为36.06±7.04%;SCM组分化比例为17.22±3.78%;M组分化比例为5.78±3.03%。ASCM组神经元分化比例高于其他两组(P<0.05)。ASCM组,神经元轴突长度为161.33±67.44μm;SCM组神经元轴突长度为110.33±60.34μm;M组,神经元轴突长度为97.55±54.09μm。ASCM组神经元轴突长于其余两组(P<0.05)。 2.静电纺丝PCL纤维支架的纤维直径集中在7.93±1.41μm,纤维随机分布能形成3D培养结构;结晶紫染色观察:一定数量的雪旺细胞紧贴纤维纵向分布,且细胞种植密度为2×10^4个/cm2时细胞增殖良好;通过S-100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呈典型的梭型,并且细胞紧贴纤维分布,与结晶紫染色观察结果相一致;CCK-8实验检测:ASCs在PCL支架上比SCs的增殖更快,第7天OD值高于SCs(P<0.05)。 3.神经干细胞在静电纺丝PCL纤维支架上培养,1-7天OD值逐渐增大,在第6-7天时,趋于平缓,在第7天时细胞增殖达到最高峰;通过βⅢ-Tubulin、GFAP、O4免疫荧光染色,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观察:神经干细胞分化7天后,能够分化为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NSCs与ASCs共培养于静电纺丝PCL支架上后,分化7天进行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一定数量的ASCs能够表达MBP,神经干细胞能够分化为神经元,并且神经元多分布于表达MBP的ASCs周围。 【结论】 1.体外培养条件下传代至第3代的ASCs仍能保持一定的激活表型,且能促进NSCs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2.静电纺丝PCL支架具有3D培养结构,与ASC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纤维对细胞分布具有一定导向性作用; 3.NSCs、ASCs共培养体系在静电纺丝PCL支架上能够形成3D培养,可以进行体内移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