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区域地质、构造、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大致确定了南极拉斯曼丘陵及邻区高级区主要地质事件的演化序列。认为区域内约550Ma前的中-低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M2)是在约1000Ma的中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M1)基础之上的叠加。对晚期变质作用(M2)的地质意义进行了探讨,指出,这一次变形变质虽然具有顺时针PT轨迹,但并没有显著的地壳增厚,似乎与板块碰撞关系不大。同时,这种叠加引发了区域上构造、岩石、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体系的局部再造,尤其是由此产生了成分上不同于任何沉积岩或岩浆岩的一些变质岩类,如孔兹岩系中最重要的夕线石片麻岩,派生于杂砂岩、亚杂砂岩、石英质砂岩和页岩等,而不是粘土岩或铝土矿之类。根据岩石组合及其原岩建造特征、变形变质的性质,提出区内基底和盖层的划分缺乏足够的依据,其区别主要是在同一序列的不同部位受后期叠加改造程度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