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开放性后路手术联合局部化疗治疗胸腰椎体转移瘤的临床应用和治疗效果,并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自2006年5月至2011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脊柱转移瘤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资料完整),根据是否联合局部化疗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为行开放性后路椎体成形术联合射频消融和局部化疗(22例),对照组为开放性后路椎体成形术联合射频消融(26例)。研究组应用的化疗药物为表阿霉素(11例),甲氨蝶呤(6例),洛铂(3例),丝裂霉素(2例)。原发灶分别为肝癌(9例)、肺癌(8例)、乳腺癌(7例)、胃癌(6例)、结肠癌(4例)、肾癌(4例)、前列腺癌(2例)、膀胱癌(2例)、未明确原发灶(6例)。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3例,B级6例,C级7例,D级17例,E级15例。48例患者中22例患者病椎发生病理性骨折,其中研究组9例,对照组13例。采用VAS视觉评分、测量病椎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的变化、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局部复发率及术后生存率等指标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组间差异。结果:1术前两组患者之间疼痛程度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1个月时,研究组的有效率为86.4%,完全缓解率为18.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1.5%,完全缓解率为11.5%。术后6个月时,研究组的有效率为63.6%,完全缓解率为9.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53.8%,完全缓解率为7.7%。经x2检验,术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间的疼痛缓解程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者间的疼痛缓解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的9例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病椎前缘高度由术前(9.1±2.6)mm增加到术后的(22.2±2.5)mm,病椎后缘高度由术前(16.2±1.7)mm增加到术后的(22.4±1.6)mm,Cobb角由术前(25.0±7.9)°减少到术后的(5.8±1.1)°;对照组的13例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病椎前缘高度由术前(10.7±2.2)mm增加到术后的(21.4±1.2)mm,病椎后缘高度由术前(16.3±1.4)mm增加到术后的(21.7±1.2)mm,Cobb角由术前(24.9±8.2)°减少到术后的(6.7±1.5)°。手术前后采用t检验,病椎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患者之间的病椎前后缘高度及Cobb角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术中共有4例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对照组术中共有5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两组患者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4对于研究组,术前有神经症状的15例患者中1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对照组术前有神经症状的18例患者中1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缓解的有效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5研究组中3例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对照组中5例患者术后出现局部复发,两组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患者的术后生存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开放性后路椎体成形术联合射频消融和局部化疗在临床上具有可行性,并且能够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该手术手术方式创伤相对较小,安全性较高,适应于体质较差,病灶位于脊柱中后柱,多椎体病变,预期生存期较短,不适宜行脊柱前路手术的患者。2骨水泥中掺入一定浓度的化疗药物可以增加骨水泥的短期治疗效果,但远期对恶性肿瘤的抑制作用不充分;在骨水泥中掺入较低浓度的化疗药物不会影响骨水泥的硬度、强度,不会增加骨水泥渗漏的风险;局部化疗与开放性椎体成形术和射频消融联合治疗脊柱转移瘤时,对于患者的脊柱稳定性、局部复发率及术后生存率无明显影响,其临床应用尚需通过临床实践及大规模临床研究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