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扶杨油层位于泉三、四段,是大庆油田的主要油层之一,勘探程度相对较低,具有20×108t的资源潜力,是大庆探区“十一五”增储上产的主要领域。其主要勘探难题是薄河道砂体储层预测技术,不能满足勘探部署需求。
从1984年肇3井在松辽盆地三肇凹陷发现岩性油藏以来,前人针对薄河道砂体储层的识别已进行了20余年的探索,但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本人从2003年开始致力于松辽盆地北部扶杨油层河道砂体识别技术研究,截至目前已取得了重要的技术进展,技术成果应用于实际资料处理、解释,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该论文重点介绍了本人多年来针对扶杨油层薄河道砂体储层地震预测研究所取得的技术成果。
研究应用了时频空间域球面发散与吸收衰减补偿技术(FT),以提高分辨率、准确成像和保持相对振幅与波形特征为目标,在球面扩散补偿、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技术基础上联合应用FT技术,进行地震资料保真处理,使扶杨油层河道和点砂坝得到了更清晰成像。
讨论了基于偏微分方程的非线性各向异性扩散滤波技术,采用梯度结构张量估计局部的地层方向,度量地质特征的规则程度,以此约束扩散滤波器沿着地层方向作扩散滤波,并且通过控制在断层和河道等不连续性区域的滤波程度,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整体改善地震资料的品质。
提出了抗噪性能较为优异的局部瞬时频率提取技术,将形状正则化方法和FFT相结合给出一种快速实现方法。相比于瞬时频率,局部瞬时频率具有更高的信噪比,能够更好地刻画该地区的沉积地质现象。
将广义S变换的频谱分解技术成功的应用于检测薄层和横向上不连续的地质异常体(如河道砂体等)的检测。目前,频谱分解所用的方法有付氏变换、最大熵谱变换及小波变换等,但对于扶杨油层河道砂体(厚度一般1-5m)的识别,其分辨率远远不能满足要求,本人将分辨率和抗噪性要高于上述频谱分解方法的基于广义S变换的频谱分解技术应用于扶杨河道砂体识别,使河道砂体得到了清晰刻画。
发展了地震沉积学河道砂体预测方法,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沉积岩石学理论为指导,研究了沉积微相模式和河道砂体沉积模式,用井震联合分层对比方法建立了地层层序格架和区域沉积微相展布模式,确定了地震上面具有可对比追踪性的四级层序界面。通过地震多属性多元回归与聚类分析拟合含砂率,在沉积模式的指导下对含砂率平面图进行沉积微相解释,确定了河道砂体的空间展布和有利区。
本人的主要贡献是:
1、针对研究区地层倾角较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地质模型的的剩余能量补偿技术,成功的解决了研究目的层由于埋深的差异而导致的剩余能量补偿的难题。
2、提出了一种保持地震不连续结构的各向异性扩散滤波技术,根据不同的处理和解释目的,控制各向异性扩散方程的滤波程度,达到噪声衰减和结构特征增强的目的,突出了河道砂体反射特征。
3、提出并建立了抗噪性能较为优异的局部瞬时频率提取技术,将形状正则化方法和FFT相结合给出一种快速实现方法。相比于瞬时频率、局部瞬时频率,能够更好地刻画地质沉积现象。
4、将分辨率和抗噪性高于其他频谱分解方法的基于广义S变换频谱分解技术应用于扶杨河道砂体识别,使河道砂体得到了清晰刻画。
5、将基于参考标准层的层拉平放大比例尺精细解释、最佳时窗子体提取与属性刻画等方法应用于地震沉积学研究,发展完善了地震沉积学解释方法,在松辽盆地扶余油层首次见到了清晰的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形态,扶一下预测出了大型辫状河心滩复合体。
6、本人的上述技术成果先后应用于高台子和肇源南等地区的薄河道砂体识别,取得了较好效果。经钻探部署验证,大于5米砂体基本可以准确识别,3~5m砂体识别符合率超过70%。项目研究成果为勘探部署提供了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