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人是一种高强度、高风险、高压力的特殊职业,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疾病,培养军人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既往研究和实践证明,开展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是维护和促进军人心理健康、培养军人的健全人格、增加应激应对方式、提高军事训练效率、预防和治疗军人心理障碍、增强部队战斗力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法。在现阶段部队进行军人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的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心理教育与训练对部队建设所起的作用也十分有限。主要是部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存在“缺乏适合部队官兵使用的教材,缺乏部队真正能留得住、用得上的心理骨干人才,缺乏教育训练必须的器材,缺系统、规范而行之有效的教育和训练方案、程序和考核评价标准”的“五缺”状态。因此,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训练急需系统规范深入的研究,为部队心理素质训练提供切实可行的教材、人才、器材、方案、程序和标准。陆军建制团是部队基层的基本作战单元,无论平时的军事训练、政治教育,还是参与非战争军事行动或者战争,都是军队中相对独立的基层单元,也是心理素质教育训练实施的基础。建制团群体的心理素质对战争胜负产生重要影响,战争的实践一再证明,军人群体的心理素质对战争的影响远远大于个体心理素质。因此,立足建制团,研究建制团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的方案、程序和标准对深化当前部队心理素质教育训练,促进心理素质训练真正达到实效,促进基层官兵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战斗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研究①采用自制建制团军人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现状调查表对随机抽取全军陆、海、空、二炮建制团一级部队干部132人进行调查,了解全军建制团级别部队的心理素质训练现状。②整群抽取驻渝基层部队官兵1454人为被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军人心理素质量表对陆军建制团军人进行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特点的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For Windows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处理。③在前面两个方面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构建陆军建制团军人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研究成果如下:1.建制团军人心理素质训练现状不够理想,96.7%的受访人员认为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效果不佳。基层部队对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适合官兵的、系统的、规范的、和部队军事训练相结合的统一训练教材。缺乏部队真正能留得住、用得上的心理骨干人才。缺少心理素质训练必备的经费、场地、器材。缺乏系统、规范而行之有效地训练方案、程序和考核评价标准。2.总体上陆军建制团军人心理素质随着军龄和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26到30岁达到最高;在军龄二年后和三年后存在两个转折,到五年有一个较大幅度的上升。陆军建制团军人心理素质存在性别和职别差异。性别差异上,男军人高于女军人。职别差异上按心理素质水平由高向低排列依次为士官、军官和战士。3.陆军建制团军人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模式:(1)建制团军人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方案。方案主要由训练目标、内容和方法三部分组成。目标是通过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提高建制团军人的积极适应、持续发展和主动创造,具体有增强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心理稳定能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三个分层目标,发展认知、调控情绪、完善个性、磨砺意志、战胜挫折五个分类目标和士兵、士官和军官三段分段目标。训练内容主要围绕适应、发展、创造的目标层次为主线,进行聪慧、忠诚、勇敢、自信、耐挫五个维度15个因素的教育训练。教育训练的方法主要是遵循实战性、发展性、系统性和差异性原则,重视军人的主体作用调动军人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专项训练、军训训练、任务训练及咨询辅导四个途径,进行模拟训练、表象训练、生理调控训练和拓展训练。(2)建制团军人心理素质教育训练程序。主要在创设情境—激发参与—能力训练—体验内化等4个基本环节的基础上,通过教育训练、能力训练、内化训练三个阶段进行,能力教育训练阶段为核心阶段。(3)建制团军人心理素质教育训练标准。主要由训练内容的标准;心理素质训练评价的方法构成。评价的方法主要有访谈法、心理测评量表评价、主观评价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