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同声传译具有实时传递意思的特点,同传译员如何应对语序差异这一课题在口译研究初始阶段就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西方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重点已从描述现象转向口译策略及其原因的探讨,但绝大多数研究的对象为欧洲语言组合。我国研究者对这一问题的高度关注从国内引用频度最高的同传文献及其主题上反映出来。但是这些文献由于篇幅有限等原因,大多针对语序问题在同传中如何应对给出顺译等等建议,而逐渐增多的实证研究则大多针对口译员听说差由于语序差异而延长进行描述。国内对语序差异的研究尚未向西方口译研究一样转向语序对口译策略的影响这一课题。为此,本研究在回顾口译理论与西方相关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熵、信息分布轮廓、以及信息密度一致性的角度,探索源语中体现中英文语序差异的名词性片段在职业译员译语中语序处理方式的选择规律及其原因、以及选择时间规律及其原因,从而得出职业译员译语语序处理方式选择的思维流程。本研究以受控实证研究为基础。邀请职业口译员为技术性内容、发言人语音及语速等变量得到控制的讲话在达到良好工作条件的同传工作间内进行英文译入中文、以及中文译入英文两个方向的同传。对所采集的音频语料进行转写、以及时间点的记录,之后把所得数据进行分析,量化分析与质化分析相结合。对片段译语正确性进行判断、译语处理方式进行统计之后,测量各个正确片段的听说差,计算得出调整语序与不调整语序两种不同处理方式各自的听说差平均值,对作出处理方式选择时源语的位置进行质化分析。从片段的确定性、片段造成的记忆负荷的角度对职业译员处理方式选择的原因进行分析。在分析片段确定性过程中,以对片段所处的整句、以及片段本身的结构分析为基础,以计算语言学信息密度一致性理论、熵和信息量的关系、以及信息分布轮廓为分析框架。通过推导分别得出在两种基本结构主谓宾和主谓结构中的熵与信息量公式、以及在动态分析中公式的适用时间规律。通过分析英文译入中文同传的译语与中文译入英文同传的译语,得出结论:在源语的信息分布轮廓已经可以确定的情况下,口译员多数会选择优先译出确定片段,以这一策略决定语序处理方式的选择,在译语中保持源语语序。在源语的信息分布轮廓尚未确定的情况下,口译员多数会选择优先确定信息分布轮廓,等待后续话语。但是通过对片段造成的记忆负荷进行分析之后,得出结论:口译员虽然把信息分布轮廓确定与否作为选择译语语序处理方式的第一依据,但是少数口译员仍然有可能在选择时放弃这一第一依据。当片段造成的记忆负荷较小时,在译语中调整语序风险较小;当记忆负荷过大时,由于在译语中调整语序风险过大,口译员选择在译语中保持语序。片段所造成的记忆负荷也是影响口译员选择的一个潜在因素。在片段语序处理方式选择时点上,大多数口译员在英文译入中文的同传中,遵循了熵与信息量公式适用时间规律,即在片段自身结构信息分布轮廓确定时做出选择;而在中文译入英文的同传中,语意则在选择时点的决定上发挥了比英文译入中文方向同传更为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据此提出职业口译员中英文同传语序处理方式选择思维流程。口译员通过对片段在整句中出现的位置、结构成分进行判断,进而判断信息分布轮廓是否确定,以此作为译语语序处理方式的第一选择。影响口译员选择的其他因素为片段所造成的记忆负荷。本研究在严格控制变量的实证研究基础之上,对职业口译员在中英文语言对中体现语序差异的名词性片段译语语序处理方式的选择以及原因的探索。研究结论揭示了职业译员语序处理方式选择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即把优先译出源语信息分布轮廓已经确定的结构作为选择的第一依据,片段造成的记忆负荷对这一选择存在一定的影响。研究据此提出了中英文同传职业译员语序处理方式选择思维流程。研究结果可能对中英文语言组合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并对口译教学提供一些实证研究方面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