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筹城乡的农村土地资产管理研究——以重庆市忠县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f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财富的源泉,民生的核心,发展的根基。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财产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以市场机制配置、活化农村土地资源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2007年,重庆被设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农村土地成为互通城乡资源、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关键节点和重要纽带。我国长期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带来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快速城镇化对土地的需求与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矛盾;农村土地大量闲置、浪费和农村土地隐形交易增加的矛盾;农村不动产变现和农民增收的矛盾。因此,在统筹城乡战略背景下,如何将农村土地的资源属性转变为资产属性,如何激活农村土地的市场特性,使之流通、交易、变现和增殖,构建和完善农村土地资产管理制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汲取国内外相关理论、创新研究方法和实地走访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PSD、OrderProbit模型、AHP层次分析法等,选取统筹城乡改革示范区重庆(部分区县)为重点研究区域。本文主要梳理并解决了与农村土地资产管理密切相关的三个问题:一是分析现阶段农村土地资产管理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二是实证分析,以农村土地资产管理主体——农户的意愿为实证研究基础,运用Order Probit模型,微观视角上透析农村土地资产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三是引入风险理论,分析构建和完善农村土地资产管理机制存在的风险。通过AHP层次分析法,选取了19个风险指标,建立风险评价模型并对主要风险因子进行排序。论文主要得出以下三条结论:  1)通过运用PSD研究方法,分析构建农村土地资产管理体制的必要性:农村土地资产管理体制是维护农民群众利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研究,展现现阶段农村土地资产管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揭示农村土地资产管理其面临的主要挑战有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机制失灵、管理平台薄弱和管理效益低。  2)农户作为农村土地资产管理参与主体和直接受益者,其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关系到农村土地资产管理顺利、高效进行重要因素。对调研数据分析得出:农地经营收入占家庭收入的份额、农户生计类型、农村土地产权权益意识觉醒和区域土地经济活动频率是影响农户关于农村土地资产管理意愿选择的主要因素。本文针对构建和创新农村土地资产管理体制提出: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财产权,强化对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保护;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培育农村土地资产市场必须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财产权、培育农村土地资产市场体系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和创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农村土地资产的可流动性。  3)农村土地资产管理面临艰难的改革阻力,其中所面临的问题既有法律上的障碍和无保障,也有社会民生和国家政治稳定潜在隐患。引入风险管理概念,构建农村土地资产管理风险识别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到风险因子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社会风险(0.4296)民生风险(0.2437)农村土地管理制度风险(0.1367)农民权益维护风险(0.0828)法律风险(0.0739)统筹城乡风险(0.0333)。其中社会风险对农村土地资产管理风险的贡献值最大,主要表现在“土地问题”引起的“土地冲突”危害巨大;民生风险主要表现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缺失;现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缺陷成为改革的阻碍。
其他文献
我国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处于该流域的幸福二期水电站为了每年的清淤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2011年在引入流域有偿服务体系(EPWS)工程后,取得了良好的开端。本次研究的重点在于基
学位
随着旅游目的地之间竞争的加剧,品牌化战略在当今目的地营销中变得至关重要。旅游口号作为目的地旅游品牌营销的重要构成因素,其在形成并强化品牌知识、最终形成品牌资产过程中
人类对地下空间的开发是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科技的进步必然要产生的一种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类对地上空间的开发慢慢的不能够满足于生活、交通等,随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相关部门急需掌握有关城市的各类信息,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有效指导。通过传统的目视解译遥感影像来获取城市信息已经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