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企业中,几乎每个企业都将预算管理看作管理控制系统的基石。它不仅被用于成本会计和责任会计的计划与协调,同时也是分配资源、业绩评价、激励员工以及与社会规则协调统一的重要依据。而在业绩评价和激励方面,预算式考核可以将经理人的劳动报酬与一个具体的预算目标相挂钩(Merchant,1998),使得代理人与委托人的效用函数保持一致。所以,预算制定在国外激励性的管理会计研究与实务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预算的完成情况直接决定了经理人的货币报酬与职位晋升,所以经理人有动力干扰预算的制定与执行,这与代理理论的解释相符。但同时,权变理论认为,企业的预算控制应与组织特征相匹配,稳定的内外部环境可能有利于预算控制作用的发挥。所以,企业不重视预算或确定一个松弛的预算目标,可能并非是一件坏事,而是企业规避不确定性的有效手段。因此,机会主义观与权变理论观可能都是解释预算重视与预算松弛的重要理论。而大量的经验研究发现,企业预算的制定与执行仍远非完美(Hanson,Otley and Van de SteAe,2003)。但由于不同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等存在较大差异,已有经验研究的结论大多是混合性的。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政府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逐渐开始实施预算管理,并已经取得了重要经验(于增彪,2004)。本文在国内外预算与薪酬激励方面已有经验研究的基础上,收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中公开披露的2001—2004年的经营预算数据,从机会主义观与权变理论观的角度分析我国上市公司预算重视行为与预算松弛行为的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寻找适合解释我国企业预算控制行为的理论。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
1、机会主义观与权变理论观都是解释我国上市公司预算重视行为的重要理论。民营控股、分散的股权结构、采用低成本战略或处于成熟期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重视预算控制。而预算重视行为能够显著地提高公司的会计业绩,无论是总体业务盈利能力(ROA和ROE),还是核心业务盈利能力(CROA和CROE),但并未显著提高企业的市场价值。
2、与预算重视行为研究结论不同,机会主义观是解释我国上市公司预算松弛行为的重要理论,而权变理论观的解释力并未获得实证结果的支持。国有控股、集中的股权结构和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更可能导致预算松弛行为的产生。而预算松弛的产生会导致公司总体业务盈利能力(ROA和ROE)的显著下滑,但并未导致核心业务盈利能力(CROA和CROE)的显著下降。严紧预算的“激励”效果主要是经理人通过显著地提高企业的盈余管理水平而获得的。
3、我国上市公司预算信息的自愿披露意愿不高,也不稳定。随着政府的监管要求越来越高,上市公司自愿披露预算信息的意愿越来越弱。同时,我国上市公司预算信息自愿披露的连续性不强。
4、在自愿披露的预算信息中,我国上市公司仍偏爱于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并未获得应有的重视。
以上研究结论表明,预算重视行为有助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预算控制的激励作用。但在预算目标的确定过程中,股东不仅应该注意经理人的预算松弛倾向,也应竭力防范经理人通过盈余管理来粉饰财务数据,继而削弱了严紧预算的激励作用。这些都有助于完善企业预算的具体制定与执行,推动我国国企改革的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