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型科技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增加财政收入、推动创新等方面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然而中小型科技企业由于其自身经营风险较大、信息披露不完善、缺乏抵押物等原因,其获得的融资资源与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形成了严重的错配。即使国家对这一现象给予高度重视,出台了不少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并没有从根本及源头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很多中小型科技企业因为资金链的断裂而研发失败,融资难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因此,对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一直都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通过查阅文献与资料,对中小企业、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划分标准与特征,企业生命周期,融资、融资方式与融资模式相关概念,融资相关理论,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影响因素,中小企业融资的发展演变、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下融资模式的选择、生命周期判断方法的演变进行了详细且系统地梳理。其次在此基础上,采用定量与定性相互结合的方法归纳出中小型科技企业生命周期的判定标准,并对中小型科技企业在各个生命周期的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根据研究结果认为中小型科技企业在初创期应当采取“内源融资为主,积极寻求外源融资”的模式,即依靠内源融资、天使投资、政策性资金、银行贷款来获取融资;在成长期应当采取“债权融资为主,积极寻求风险投资”的模式,即依靠内源融资、风险投资、银行贷款、知识产权质押与股权融资(新三板挂牌);成熟期主要应当采取“外源融资为主,积极筹备上市”的模式,即依靠内源融资、股权融资(创业板上市)、银行贷款、可转换债券融资;在衰退期应当采取“并购重组融资”模式。再次将以上研究结论应用到XZ公司融资上,通过分析发现XZ公司的融资存在着内源融资难以满足融资需求,外源融资渠道单一、缺乏创新,融资期限的配置不合理,缺乏战略性的融资模式四个问题。对XZ公司所处生命周期进行判断得出其处于成长期,基于发现XZ公司融资存在的问题,本文从XZ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可行性的角度分析,为成长期的XZ公司构建出“债权融资为主,积极寻求风险投资”的模式,并提出选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寻求风险投资、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长期贷款融资、组建专业的融资团队、建立科学且专业的融资操作流程这四个建议。最后,本文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从政策层面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融资提出以下建议:认为政府可以成立统一的中小企业融资管理部门、发展专门服务于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帮助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健康并顺利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