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的加以推进。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没有新型农民,新农村建设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农民发展了,才能更好的推动农业和农村的发展。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十七大报告也指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可见,新农村建设既为了农民,同时也要依靠农民,发展农民。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即促进农村尤其是人的全面发展。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就农村而言,农民素质的高低对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影响。新农村建设旨在解决“三农”问题,谋求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而农民的发展又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关键,农民的发展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更包含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人力资本投资是提高农民素质的主要途径。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创新能力、工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健康能力等,从而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丰富,但是,农民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普遍偏低,科技知识匮乏,思想观念落后,法律意识淡薄,巨大的人力资源数量蕴含着极低的人力资本存量。
本文以现代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把人力资本投资与新型农民培育相结合,认为培育新型农民的过程也是一个人力资本投资的过程。本文分析了新型农民的素质构成,认为新型农民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经营管理素质和市场意识、身体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制意识等,并通过大量的数据资料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农民素质较低,与新型农民的要求相差甚远,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最后从人力资本角度对提升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培育新型农民的对策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