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氟化物应用于龋病防治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长期广泛使用氟制剂可导致耐氟菌株的产生。耐氟菌株具有比野生株更强的耐氟性,可以在高于自身耐氟水平的氟化物环境中生长。目前分为表型和基因型两种。基因型耐氟菌株因有稳定的高耐氟性,氟化物不能完全抑制其生长。基因型耐氟菌株一旦在牙菌斑中大量繁殖,其致龋能力将对牙菌斑的致龋性产生决定性作用。变形链球菌作为龋病的主要致病菌,其发生耐氟突变后的致龋毒力在国外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较少。 首先,本研究在国内首次采用直接诱导法在体外诱导分离变形链球菌基因型耐氟菌株,并与逐步诱导法进行了比较,还对所得耐氟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显示直接诱导法和逐步诱导法所获得的耐氟菌株均可稳定传代,为基因型耐氟菌株,且都有较高的耐氟水平(≥1000mg/LNaF),都可将培养基的pH值降至5.5以下。虽然逐步诱导法的分离率要高于直接诱导法分离率十几倍,但是后者所得的耐氟菌株更接近于体内突变株自发产生的过程,其分离频率更能反映体内自发突变的频率,更具研究价值。 为了解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超微结构是否发生改变以及氟化物对细菌结构的影响,本研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和亲代野生株的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比较。发现随着氟浓度增加,变形链球菌链变短,消失,细菌细胞壁降解,菌体溶胀变大,胞膜破裂胞质内容降解,核物质消失;氟浓度越大,细菌损伤越严重。耐氟菌株也有类似的变化规律,但变化程度轻于亲代株,在5mmol/L NaF作用下仍可见正常状态的细菌,而亲代株几乎无正常结构的细菌存在。变形链球菌发生耐氟突变后超微结构发生改变,体积变大及解链活动加强。 本研究测定氟化物和pH值对诱导的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基因型)质子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移位ATP酶活性的影响,并和亲代野生株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pH值为5.0、6.0、7.0时,氟化物对耐氟菌株和亲代野生株的质子移位ATP酶活性均有影响。但是pH值为5.0、6.0、7.0的含氟缓冲液中,耐氟菌株的质子移位ATP酶活性显著大于亲代野生株的质子移位AI,P酶活性。氟化物对耐氟菌株抑制作用显著小于亲代株野生株。 综上所述,逐步诱导法和直接诱导法均可用于诱导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变形链球菌发生耐氟突变后超微结构有所变化。从结果可看出耐氟菌株不但具有致龋力而且致龋力大于亲代野生株,氟化物不能有效抑制耐氟菌株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