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圆科线虫病是羊群易感染的寄生虫病,常给农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研究黑龙江省绵羊感染毛圆科线虫(Trichostrongylidae)的流行病学,发现田间感染的毛圆科线虫对苯丙咪唑类(Benzimidazoles,BZs)药物抗药性,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的文章相对较少。目前,国内外已经明确的苯丙咪唑抗药性机制是β-微管蛋白(β-tubulin)同种型I基因(isotyoe-I)第200位上密码子的突变引起的抗药性。此突变已确定由TTC变为TAC,导致了由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变异为酪氨酸(tyrosine,Tyr)[1,21,通过 PCR-RFLP 技术方法,调查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绵羊场对苯丙咪唑类抗药性的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H.contortus)和蛇形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colubriformis,T.colubriformis)β-微管蛋白同种I型200突变位点的存在现状。检测结果,发现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的某羊场在2003年未发现第200位抗药性突变点的存在;哈尔滨市太平区2004年未检测到此抗药性突变位点;大庆市羊场2006年的抽查中也未发现此突变点的存在。在哈尔滨市阿城新华镇的样品中2013年和2015年发现β-微管蛋白第I同种型基因200位点上密码子的突变。黑龙江省三个城市的131条雄虫样品,均未检测到抗药性纯合子rr。阿城新华镇在2013年和2015年抗药性杂合子rS分别为3%(1/30)、16%(2/12),其他样品均是敏感性纯合子;相应的抗药性等位基因频率r分别为2%和9%。敏感性等位基因占绝大多数。检测哈尔滨市阿城新华镇和大庆市2012年-2016年的67条的蛇形毛圆线虫β-微管蛋白200位点的突变,大庆市调查抽样的成虫与三期幼虫未发现抗药性位点存在。阿城新华镇只在2013年和2015年检测到抗药性位点,基因型rr分别为0%(0/23)和7%(1/14),rS分别为9%(2/23)和7%(1/14),其余地区检测样品为敏感性纯合子。抗药性等位基因频率r依次为4%和11%,发现样品敏感性等位基因频率居多。检测的所有基因频率与等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趋于一致。在阿城新华镇蛇形毛圆线虫β-微管蛋白第200氨基酸抗性位点出现的频率高于捻转血矛线虫,并且2015年抗性基因频率偏高于2013年。检测到自然界存在抗药性纯合子rr,试验结果证明β-微管蛋白第200位突变点在黑龙江省捻转血矛线虫和蛇形毛圆线虫这两个虫株中存在。本论文对开展我国反刍兽寄生虫对BZs抗药性位点的研究非常重要。合理利用苯丙咪唑类的抗药性机理,建立快速、有效的驱虫的措施,对我国的畜牧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