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迁移性咽部异物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搜集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因迁移性咽部异物引起相关并发症而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患者,并对其一般情况、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异物的特点等进行分析。 结果: 1.一般资料:因迁移性咽部异物引起相关并发症而收住入院的病人一共18例,其中男性8例(占44.4%),女性10例(占55.6%),年龄为15~87岁,平均年龄为49.8岁。 2.临床症状:有12例患者表现为颈部肿块(占66.7%);3例表现为口底脓肿(占20.1%);1例表现为咽后脓肿(占5.6%);1例表现为喉肉芽肿(占5.6%);1例表现为舌背肿物(占5.6%)。病程最短为1周,最长为18个月。通过追溯病史,所有患者发病前均曾有误咽异物的病史。 3.辅助检查:所有患者均有接受影像学检查。14例患者接受B超检查,B超报告结果均提示了异物的存在。11例患者接受CT检查,其中有7例提示异物存在,其余4例并未提示异物。7例患者同时接受了B超及CT检查,其B超结果均提示异物存在,2例CT检查结果提示异物存在。 4.治疗方法:有17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占94.4%),全部患者均成功取出异物,其中15例患者经颈外径路行异物探查术,2例经口内径路行异物探查术。另有1例患者未经手术治疗(占5.6%),经过保守治疗1年后,异物迁移至体表后去除。 5.异物特点:18例取出的异物中,鱼刺有13例(占72.2%),蟹壳2例(占11.1%),虾壳2例(占11.1%),鸭骨1例(占5.6%)。异物最短的有3mm,最长的有40mm,平均长度约15mm,全部均为细长形。18例患者中有4例异物位于颈中部(占22.2%),3例异物位于口底(占16.7%),1例异物位于颏下区(占5.6%),7例异物位于颌下区(占38.9%),1例异物位于舌体内(占5.6%),1例异物位于声门旁隙(占5.6%),1例异物位于咽后间隙(占5.6%)。 结论: 1.细长形的异物较易发生迁移,其中鱼刺占大多数,而咽部肌肉的作用是其迁移的主要动力。 2.异物最终停留的位置与其最初嵌顿的位置以及其尖端的方向有关,而且异物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造成各种并发症。 3.B超及CT是诊断迁移性异物十分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4.通过手术取出异物是治疗迁移性异物及其并发症较为有效的方法,保守治疗的效果尚不能肯定,需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