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卵巢EMs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为典型的病变,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和不孕,严重影响育龄期妇女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和生育能力,现有治疗效果欠佳且容易复发。目前EM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主要观点有“异位内膜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诱导学说”、“遗传易感性”、“免疫与炎症因素”等。随着遗传学及流行病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EMs具有遗传易感性,个体的遗传易感性可能是EMs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为止,EMs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发现了多个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本实验旨在探讨GWAS相关的遗传性多态位点—rs10965235、rs2235529与中国北方女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80例(病例组)和正常体健妇女606例(对照组)的外周静脉血5ml,4℃保存一周,同时记录其病史和家族史相关资料。采用蛋白酶K消化-饱和氯化钠盐析法提取外周血标本白细胞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PCR-LDR)的基因分型方法检测rs10965235C/A、rs2235529G/A多态位点的基因型。运用SPSS21.0版软件包(SPSS Company,Chicago,Illinois,USA)来进行数据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进行t检验;对照组基因型频率的预期值与观察值进行Hardy-Weinberg(H-W)平衡检验;两个多态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布采用行×列表的χ2检验或者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分析。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方法计算出相对风险度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结果:1对照组中rs10965235C/A、rs2235529G/A多态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78,P=0.742)。2 rs10965235C/A多态的C/C、C/A、A/A三种基因型频率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为69.8%、27.3%、2.9%,在对照组为63.9%、33.5%、2.6%,两组之间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χ2=5.481,P=0.065),C、A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分别是83.4%、16.6%和80.6%、19.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33,P=0.072)。rs10965235C/A多态的C/A基因型与C/C比较,携带C/A基因型可降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风险(OR=0.74,95%CI=0.58-0.96)。3 rs2235529G/A多态的G/G、G/A、A/A三种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为18.1%、52.4%、29.5%及对照组为21.5%、49.0%、29.5%,两组之间分布无统计学差异(χ2=2.355,P=0.308),G、A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分别是48.0%、52.0%和49.7%、50.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9,P=0.420);与G/G相比,携带A/A基因型或G/A基因型均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发病风险无关:P=0.125(OR=1.28,95%CI=0.94~1.72);P=0.329,(OR=1.18,95%CI=0.85~1.69)。结论:1 rs10965235C/A单核苷酸多态的C/A基因型可能是中国北方妇女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的潜在分子标志物。2 rs2235529G/A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中国北方女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风险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