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自由裁量权是指会计人员根据管理层的意图进行会计政策自由选择的权力。会计自由裁量权和企业未来业绩有着密切的联系。会计人员合理使用会计自由裁量权,会计系统对外输出的信息就更有利于其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能够增加企业长期价值,提升企业未来业绩;当会计人员被某种不良动机操纵滥用会计自由裁量权,会计系统输出的信息不利于其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造成企业长期价值减少,企业未来业绩降低。根据这两种不同结果,可以将会计自由裁量行为分为有效契约型和机会主义型,由此产生两种观点:有效契约观认为管理层一般以与长期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一致的方式来行使会计自由裁量权;机会主义观则认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管理层利用治理结构的漏洞滥用会计自由裁量权,并且以股东财富损失为代价来增加自己的财富。由本世纪初诸如安然和世通等大公司的会计造假丑闻看出有效的公司治理对于规范会计自由裁量权的使用十分关键。公司治理既要对会计自由裁量权进行安排,也要有必要的运行规则安排,使会计自由裁量行为能够兼顾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公司治理将会计自由裁量权赋予管理者,为管理者进行机会主义会计自由裁量创造了机会,但同时有效的公司治理对会计自由裁量行为具有约束作用,通过对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管理者这四者之间权、责、利的界定,形成对会计自由裁量权的内部制衡机制。会计自由裁量的动因和后果研究是财务会计研究的中心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末Jensen和Meckling提出“代理理论”之后,应用“代理理论”来验证企业管理者及其他利益团体会计自由裁量的动因成为实证会计研究的重点。以前的研究证明了滥用会计自由裁量权与不良的治理质量之间存在联系,并且得出存在滥用会计自由裁量权现象的结论。但以前的研究缺乏会计自由裁量权对企业未来业绩产生影响的证据,因为如果滥用会计自由裁量权与不良治理质量之间的联系构成管理层滥用会计自由裁量权的证据,企业未来业绩应下降。本文根据上证50指数股2006年到2008年的年报、季报所提供的数据,通过分析在经济因素变量控制之下会计自由裁量权变量和治理替代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及会计自由裁量权对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自由裁量权与公司治理、企业未来业绩之间的关联性,检验会计自由裁量权行使的动因是最大化长期股东价值还是最大化自身利益。本文发现不良治理质量和行使的会计自由裁量权之间存在正相关,但并没发现会计自由裁量权和企业未来业绩存在负相关。因此本文得出结论:在平均水平上,管理层并不会以股东财富损失为代价滥用会计自由裁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