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含水油田调驱结合精细水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油田属于层状边水构造油藏,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然而总体采收率仅为37.9%,水淹层内还有大量剩余油,其挖潜难度较大。在研究当前地下油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井网、层系、注采参数调整以及注水井调剖、调驱等综合治理措施研究,是改善L油田注水开发效果的关键。本文以L油藏为例,建立研究区三维精细地质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L油藏的剩余油分布规律。结果表明,L油藏在平面上剩余油分布零散,主要呈片状分布;纵向上,TI~3砂层整体水洗程度较高,剩余油主要分布于TI~2砂层。进一步通过改进的生产潜力公式对剩余油潜力进行评价,并以流线数值模拟理论为基础,分别评价了L油藏的注采井对应关系、注水效率、井间优势流场以及注水波及效果。由于注采井间优势通道的形成,注入水在某一采出方向上突进严重,导致局部波及效果差,大量的无效水循环使得区块平均注水效率仅为6.5%,注水开发效果较差。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以井网调整、层系细分、优化注采参数为主的精细水驱技术。结果表明,通过调整注采量优化注水效率,模拟三年后累积增油1.4×10~4t;分注合采技术实现注水层段细分重组,在一定程度上使生产井的日产油量递减速率变缓;通过数值模拟优化的周期注水工作制度为:注水30天,停注20天;优化的注采耦合工作制度为:TI~2油组间歇注、采30天,TI~3油组间歇采、注15天。采用剩余油潜力法优选了5口加密井的位置,合理选择低效井转注后,使得部分单井的产油量递减状况得到改善。在调驱技术方面,通过并联双管岩心数值模拟研究了弱凝胶深部调驱的增产效果,模拟结果显示,弱凝胶驱相比于聚合物驱,含水率回升速度变缓,开发效果更好。以精细水驱调整为技术主体,结合化学法深部调驱,分别提出了三种调驱结合精细水驱的技术方法,并通过数值模拟对每种技术方法进行了开发效果对比,结果表明:在井网调整以及深部调驱的共同作用下,水驱波及效果最好,开发效果也最好。在深部调驱方案含水率再次回升时,调整注水量或产液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降低含水,延长深部调驱效果。
其他文献
罗知悌得刘完素之再传,而旁通张从正、李杲二家之说。通过比对分析《罗太无先生口授三法》与朱丹溪著作中所记载相同之证,分析《罗太无先生三法》与朱丹溪学术思想的同源性,
引用广义对数方程描述了两次恒流补料分批培养的全过程。结果表明:过程摸拟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拟精度的选择;微生物比生长速度μ及限制底物比消耗速度q5与微生物细胞中核糖
修正信息增益率为最大且分类分支不平衡的属性,采用信息熵来确定评价指标,研究基于决策树的神经网络,构建基于决策树-神经网络的客户信用评估模型.从客户性质、客户经营规模
研究背景:半月板损伤在临床上相当常见。半月板损伤后可导致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退变,最终发生骨关节炎。当其严重损伤无法修复时不得不切除,而半月板又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织,
湖口大桥副孔桩基施工中遇到了工勘遗留物、溶洞、裂隙漏浆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对工勘遗留物采用“直接冲砸、环箍检查”方法进行处理;对溶洞采用“补水、回填、堵漏”的方法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企业的管理模式,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航空维修业对信息化的需求日渐强烈,这使得管理信息系统在各
房地产权属登记工作,是我国切实执行对于不动产进行统一管理的有效手段。自2016年全国范围内推行以来,虽然在明确权属归集、提供更稳定的交易平台以及国家宏观调控方面取得了
本文为探讨清代隶书大家伊秉绶书法风格形成之专题研究。本文通过审视乾嘉时期的书法大环境,研究伊秉绶自身的书学观念,结合其外在与内在因素分别进行讨论,进而总结出一个立
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ILs)蒸气压极低、液程宽,将其担载于非对称介孔无机膜制备成支撑型离子液体膜(Supported Ionic Liquid Membranes,SILMs),具有稳定性高、液膜相不易
采用了“九五”地震科技攻关地下水物理及EIS2000提供的多种数据处理方法,对山西省及邻近地区的地下水位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筛选出较好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异常指标。研究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