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通过益肾化瘀方对慢性肾脏病(CKD)3、4 期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观察,客观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
方法:本研究所选60例患者全部来源于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肾病内科门诊及住院病房,均符合慢性肾脏病(CKD)3、4期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肾虚血瘀型证候标准,均自愿接受生存质量问卷调查。采用区组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益肾化瘀方治疗组,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根据实际病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予低盐(3~6g/d)、低脂、优质蛋白饮食(0.6~0.8g/kg体重/d)饮,控制血压,及时纠正感染、酸碱平衡失调及水电解质紊乱、改善循环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服益肾化瘀方中药,早晚各一次。4周为1疗程,两组均观察12周。于治疗前后检查患者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4h 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肾功能、心电图等各项指标情况,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中医症候积分、生存质量积分,通过两组病例之间的比较,做出疗效评估。
【1】基数资料:本研究所选的60例患者中,治疗组男19例,女11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49.87±9.51)岁,平均体重(61.38±14.92)千克,平均病程(20.92±8.34)月;SF-36量表均值为46.005±25.625。
【2】临床综合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对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的影响: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值均有明显下降,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4】对西医指标的影响:两组病例治疗后BUN、Scr与治疗前相比均呈下降趋势,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对UA影响不大,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与治疗前相比均呈下降趋势,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5】对患者生存质量总积分和其各个维度积分的影响:两组患者在 SF-36及其各维度体能(PF)、体力所致工作和生活受限(RP)、疼痛(Pain)、总体健康(GH)、情感状况(EWB)、情感所致工作和生活受限(RE)、社会职能(SocF)、精力(VT)等各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SF-36总分及其各维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6】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分析:治疗组对患者血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均无不良影响,且在本方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药物反应。
结论:
【1】益肾化瘀方可以明显改善慢性肾脏病3、4期肾虚血瘀证患者如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畏寒肢冷等常见临床症状;
【2】、益肾化瘀方可以改善慢性肾脏病3、4期肾虚血瘀证患者肾功能,降低24h蛋白尿定量,延缓慢性肾脏病的的进展;
【3】益肾化瘀方可以显著提高慢性肾脏病3、4期肾虚血瘀证患者的生存质量。
【4】益肾化瘀方在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肾虚血瘀证过程中患者的血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均无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