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DLBCL组织标本中BCL-2、PD-1、PD-L1的表达并分析相互间的关系,分析其对DLBCL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并对预后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医院确诊为DLBCL的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组织标本。确诊依据2016版WHO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标准,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2例DLBCL组织中的BCL-2、PD-1、PD-L1蛋白的表达。并且收集性别、肿瘤部位、年龄、T分期、N分期、IPI评分、病理分型等临床病理资料以及随访资料,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使用Speraman相关性分析来描述BCL-2、PD-1及PD-L1表达之间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对BCL-2、PD-1及PD-L1的表达及生存周期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绘制生存曲线;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临床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DLBCL患者组织中,BCL-2、PD-1及PD-L1的阳性率分别是53%(44/82)、32.9%(27/82)、56%(46/82)。BCL-2表达与PD-L1表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0.306,P=0.005)BCL-2表达与PD-1表达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183,P=0.100)。2.在DLBCL患者中组织中BCL-2阳性的表达与患者的IPI评分显著相关(P=0.002);与患者的病理分型显著相关(P=0.019);与患者的B症状显著相关(P=0.02)。而BCL-2的表达与患者的部位、年龄、性别及肿瘤分期均无关。3.在DLBCL患者中组织中PD-1阳性的表达与患者的IPI评分显著相关(P=0.044)。而PD-1的表达与患者的部位、年龄、性别、病理分型、B症状及肿瘤分期均无关。4.在DLBCL患者中组织中PD-L1阳性的表达与患者的IPI评分显著相关(P<0.01);与患者的B症状显著相关(P<0.01);与患者的年龄显著相关(P=0.044);与患者的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14);与患者的病理分型显著相关(P=0.007)。而PD-L1的表达与患者的部位、性别均无关。5.BCL-2阳性组3年OS率及3年PFS率较阴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46,P=0.006);PD-L1阳性组3年OS率及3年PFS率较阴性表达组均显著性差异(P<0.001,P<0.001);PD-1阳性组3年OS率及3年PFS率较阴性表达组均无差异性(P=0.811,P=0.365)。且BCL-2与PD-L1共表达组3年OS及3年PFS较阴性组均具有差异性(P<0.001,P<0.001),BCL-2及PD-1共表达组较阴性组其3年PFS具有差异性(P=0.044).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变部位位于淋巴结外的(P=0.046)、临床分期为Ⅲ~Ⅳ期(P<0.001)、IPI评分为3~4分(P<0.001)、有B症状(P<0.001)、PD-L1蛋白表达阳性(P<0.001)及BCL-2蛋白表达阳性(P=0.033)在DLBCL患者OS中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表示:病变部位位于淋巴结外的(P=0.031)、临床分期为Ⅲ~Ⅳ期(P=0.011)、IPI评分为3~4分(P<0.001)、有B症状(P<0.001)、PD-L1蛋白表达阳性(P<0.001)及BCL-2蛋白表达阳性(P=0.014)在DLBCL患者PFS中有显著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IPI评分为3~4分(P=0.007)有B症状表现(P<0.001)在DLBCL患者OS中有显著统计学意义;IPI评分为3~4分(P=0.004)、有B症状表现(P<0.001)、PD-L1蛋白阳性(P=0.03)在DLBCL患者PFS中有显著统计学意义。DLBCL患者组织中,BCL-2、PD-1及PD-L1的阳性率分别是53%(44/82)、32.9%(27/82)、56%(46/82)。BCL-2表达与PD-L1表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R=0.306,P=0.005),BCL-2表达与PD-1表达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183,P=0.100)。结论:1、在DLBCL患者中BCL-2的表达与PD-L1有正相关性,与PD-1无相关性。2、DLBCL患者的结内部位、临床分期III~IV期、IPI评分3~4分、有B症状、PD-L1及BCL-2蛋白阳性是其独立的3年OS的预后不良因素;其IPI评分3~4分、有B症状、PD-L1蛋白阳性是DLBCL患者独立的3年PFS的预后不良因素。3、BCL-2或PD-L1蛋白阳性为DLBCL患者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