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经济注入了鲜活动力,带动我国经济发展。但是我国制造业结构较单一,发展方式较为落后,与发达国家还有着明显的差距,并且我国制造业还面临着“大而不强”的尴尬。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的中间投入,与制造业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国际分工日益明确,生产性服务业逐渐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服务于制造业,影响制造业的发展。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出现明显的空间集聚趋势,那么,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是否会对制造业升级产生影响?如有影响,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基于此,本文着重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本文首先界定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概念及内涵,阐述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机理,主要从规模经济效应、专业化效应、竞争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四方面来探讨。分析现阶段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困境,分别对二者进行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以便更清楚地了解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为后文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依据。其次,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影响实证分析,选取2004-2016年30个省市自治区(香港、澳门、台湾、西藏)的面板数据,选取区位熵为测算指标,衡量中国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并分别对全国和东、中、西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建立指标体系,依据霍斯曼检验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建立门槛回归模型分别研究全国和东、中、西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非线性关系。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均衡,东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远高于中部和西部。(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程度、政府支出都对制造业升级有正向促进作用,只是作用强度不同。(3)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中,不同行业的集聚水平对制造业的影响不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有削弱作用,其余五大行业都对制造业升级有促进作用,且由强到弱依次为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全国通过单门槛检验,东部和中部通过双重门槛检验,西部通过单门槛检验。(5)无论是全国还是东中西地区,无论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如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只是作用强度有所不同。全国层面上,随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提高,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系数呈递减趋势,即促进作用逐渐减弱。东部地区随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提高,影响系数先上升后下降,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先增强后减弱。中部地区随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提高,影响系数先下降后上升,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先减弱后增强。西部地区随着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提高,影响系数逐渐变大,对制造业升级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最后,为使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更好地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使二者协调发展,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充分发挥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效应;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关联度,促进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制造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有效竞争,减少恶性竞争,促进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向智能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