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InSAR技术在城市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东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li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表沉降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随着沉降的累积,最终给人类所带来的伤害也将是极大的。目前用于监测地表沉降的方法有很多,传统小范围监测的方法主要是水准测量和GPS测量技术,但由于时间和成本问题,这些方法并不适用于大范围的城市地表沉降监测。时序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In SAR)在大范围地表沉降监测中具有全天候、大面积、高分辨率、高精度等优势。本文为了研究时序In SAR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可靠性,结合Sentinel-1A卫星数据,SRTM DEM数据,POD精密轨道数据等,利用时序In SAR技术进行了研究,其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探讨分析了In SAR测量技术的各个干涉相位分量,In SAR测量地面高程原理,D-In SAR测量地表形变原理以及PS-In SAR、SBAS-In SAR两种时序In SAR分析技术监测长时间地表形变的基本原理。(2)基于27幅Sentinel-1A卫星的升轨数据,通过PS-In SAR和SBAS-In SAR两种方法研究了合肥市2017年9月到2019年12月期间的地表形变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的年均形变速率主要在-4mm/a~3mm/a之间,部分地区出现地面沉降,沉降速率集中在-4mm/a~-12mm/a,沉降范围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征,并未出现大面积沉降漏斗。(3)针对合肥市正在运营的三条地铁线路,通过PS-In SAR技术处理,获取了合肥市2017年9月到2019年12月期间地铁沿线地表形变情况,结果表明:在监测时间段内,研究区的年均形变速率主要集中在-4mm/a~5mm/a之间,部分地区出现地面沉降,沉降速率集中在-4mm/a~-11mm/a之间,沉降区主要位于蜀山区,包河区以及肥东县肥西县的部分地区,其中包河区沉降范围最大,并针对研究结果对地铁1、2、3号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及沉降区的灾害防治建议。(4)采用基于PS点的SBAS-In SAR方法,对南京市地铁沿线地表形变情况进行了研究,监测结果表明:在研究期间内,研究区的年平均形变速率集中在-34.2mm/a~23.9mm/a区间内,研究区内的部分地区出现了一定范围的地表沉降,沉降速率集中在-5.0mm/a~-0.1mm/a区间内,沉降区主要分布在江宁区,长江沿岸以及河西地区。基于PS点的SBAS-In SAR方法与PS监测的结果极为接近,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另外,结合该区域的地质条件、水文信息以及空间开发利用情况,对该地区的沉降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十九世纪30—40年代,曾一度旅居尼泊尔的霍奇森(Hodgson),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一批西藏标本。本世纪初,沙俄军官科兹洛夫(1901)率“探险队”入藏考察;沃尔顿(Walton,1903,1904)随英军到藏南收集动物标本;沃拉斯顿(Wollaston,1921)以及路德洛(Ludlow,1932,1934,1938,1946—1947)等,相继在藏南(包括珠穆朗玛峰地区)、藏东南和藏西
期刊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