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引起高铁路基冒浆分析与控制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ho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注浆作为高效快捷的加固技术,形式多样、安全可控、可天窗点作业,在高铁路基运营维护修复过程中经常被采用。其中,对于有砟轨道高铁路基注浆而言,注浆过程中经常会引起路基表面道砟冒浆的工程问题,同时还伴随隆起现象,对线路平顺性和行车安全造成了很大影响。本研究以有砟轨道高铁路基注浆过程中造成的表面冒浆隆起的工程问题为导向,主要开展以下研究内容:首先,建立注浆过程的流固耦合分析模型,深入分析渗流场与结构场之间的耦合机制,并对其进行验证,验证本研究分析理论的可靠性。基于建立的注浆过程流固耦合分析理论,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有砟轨道高铁路基注浆模型,利用软件中多孔介质渗流模块和固体力学模块,实现流固耦合理论公式的嵌入,同时考虑了浆液密度、渗透率、孔隙率、浆液黏度参数的动态变化,设置了相应的动态参数耦合方程。其次,对建立的三维路基注浆模型进行注浆压力、注浆深度、注浆角度、注浆管间距等注浆参数的分析,输出路基上表面的通量值和竖向位移值,以此来反应路基冒浆隆起情况,结果表明:对于注浆过程中造成的道砟冒浆问题来说,表面冒浆随着注浆压力的增大而增大,而随注浆深度、注浆角度下倾、注浆管间距的增大而减小,随后通过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得出结论:对于道砟冒浆隆起来说,注浆压力是影响最大的因素,以此为后续的施工优化控制分析提供依据。最后,针对注浆引起高铁路基表面冒浆隆起的工程问题,对高铁路基注浆的施工进行优化控制分析。对花管不分段注浆和袖阀管分段注浆两种典型的注浆工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得知:与普通花管不分段注浆相比,采用袖阀管分段注浆过程中造成路基上表面的冒浆值同比最大减小49%,隆起值同比最大减小66%。同时,在采用袖阀管分段注浆工艺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施加上盖层的施工优化方法,更大程度地控制了高铁路基上表面冒浆,并对上盖层的不同形式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优选出了控制效果最好的上拱型上盖层。通过采取袖阀管分段和施加上盖层的联合方法对高铁路基注浆施工进行优化,有效地控制了冒浆隆起,本文的研究结论可进一步加深对有砟轨道高铁路基注浆引发冒浆隆起问题的认知,对有砟轨道高铁路基注浆施工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出行时间可靠度(Travel time reliability,TTR)是交通领域研究出行行为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的准确量化对掌握交通时空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将网约车大体量GPS数据运用到TTR预测时,传统的路段划分方法存在无法准确计量交叉口延误时间的弊端,基于此,本文应用了充分考虑交叉口各个方向延误,适用于大体量GPS数据的虚拟路段划分方法,并建立了基于虚拟路段和Vine Copula多元联合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有限的道路资源难以满足社会发展带来的交通需求,因此驾驶员为追求更舒适的行驶空间而频繁变换车道。换道作为基本驾驶行为,其对交通运行效率的影响重大,合理的频繁变换车道能够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反之则会加剧交通压力。为定量分析上述影响,本文以高速公路基本路段和分流区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频繁换道元胞自动机模型,研究频繁换道倾向在不同区域对交通运行效率的影响规律。首先,选取NGSIM(Nex
近年来随着超导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关超导磁悬浮列车的研究又取得了新的进展。而超导技术的应用始终离不开低温工程的保障,对于低温超导磁悬浮中的车载超导磁体,其低温环境通过小型氦制冷机系统实现。本文以低温超导磁悬浮列车为应用背景,对其中的G-M/J-T氦制冷机系统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对超导磁体的内杜瓦进行静态漏热计算和动态热负荷计算,确定了设计8W/4.2K冷量的氦制冷机能够满足其低温要求;进而对
交通小区划分一般被认为是建立交通规划、管理与控制模型的基础步骤之一,能够解决城市系统的非线性、复杂性、高度关联性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国内交通小区划分技术、算法与目标的基础上,以最大程度考虑出行特征一致性为目的,通过理论分析、数据挖掘和模型仿真计算对基于热点探测的交通小区划分的过程进行了研究,同时区域分割过程中尺度效应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为建立更加稳定有效的区域分割模型,提升工程应用价值提供了基
高速铁路路基是轨道结构的基础,为了给高速行驶的列车提供安全平稳的运行环境,路基须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然而,传统的研究对振动压实过程中路基填料的动力响应目前缺乏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通过建立振动压实有限元模型来模拟实际工程作业,一定程度直观反映振动压路机实际压实过程中振动轮压实土体时土体内部动力响应变化过程,能够动态反映压实过程中振动轮对土体的作用。鉴于此,本文以压路机振动压实过程
随着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有人驾驶车辆和无人驾驶车辆混行的场景渐渐成为常态,研究混行环境下尤其在无信号灯管控的交叉口如何控制无人驾驶车辆以尽量避免碰撞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传统的车辆纵向辅助系统在这样的情景中存在车辆通行效率低下的问题,针对这一痛点,本文以无人驾驶车辆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车辆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在城市道路环境下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车辆发生碰撞,以保证乘员的安全,同时相较于传统
目前关于沥青路面结构力学计算已形成相对标准的体系并在规范中有所体现,但现有理论体系仍有待深入研究。首先现有沥青路面力学分析通常为对根据经验选取的固定点位进行计算,对于路面结构空间体的整体力学响应和应力状态仍处于模糊阶段,此外对于沥青路面力学影响因素缺乏系统的研究,最后现有力学分析通常为对力学参数大小的定性研究,对结构是否损坏以及损坏的位置仍不明确。针对上述问题,编写了三维空间全体积计算程序、三维应
地铁的发展不仅仅解决了现代城市基础交通问题,更逐步成为未来地下都市生活场景的构成场所。地铁站空间作为乘客进入地下空间主体后进行交通集散的“前厅”,现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商业、文化、娱乐等衍生活动行为成为城市生活的“客厅”,其环境品质的提升已经成为未来地铁建筑空间设计的研究中重点。本文意在回应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潮回归,一方面反思我国交通建筑愈演愈烈的模式化、趋同性建设现象,另一方面在2020年新冠疫情突
近些年来,为了减小存储空间、提高运输效率,很多导弹、舰载飞机都会采用折叠舵面的设计。这些采用折叠舵面的飞行器在飞行的过程中,会发生颤振行为,长期的颤振会使折叠舵面的连接处出现间隙。目前,关于线性结构的动力学行为研究已日趋成熟,但是当我们所研究的折叠舵面出现间隙时,就变成一个非线性的结构,某些动力学行为会与线性结构大为不同。本文的研究对象即带有间隙的折叠舵面,首先对折叠舵面进行振动实验,分别折叠舵面
本文将翼身组合体形式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作为具体对象,对其再入过程中的轨迹优化和攻防对抗等内容进行研究。论文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介绍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大气时的动力学模型和流体运动模型。将其视为质点,在地心赤道旋转坐标系中确定飞行器位置,利用牛顿运动学定律建立力与速度的矢量方程,之后在不同坐标系中分解得到标量方程;忽略地球自转和科里奥利力的影响,推导出苏式坐标系中质心动力学模型。介绍了飞行器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