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总苷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环瓜氨酸肽抗原特异性T细胞的影响

来源 :蚌埠医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ym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白芍总苷(TGP)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环瓜氨酸肽抗原特异性T细胞(CCP/AST)体外增殖水平和分泌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a)、白细胞介素-4(IL-4)能力的影响;探讨TGP治疗RA的机理。方法:体外分离培养62例抗CCP抗体阳性RA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设:(1)空白组:RA患者PBMC培养不加任何干预药物;(2)CCP组:RA患者PBMC仅加CCP干预(CCP终浓度为20mg/L)(;3)TGP组:RA患者PBMC同时加CCP与TGP进行药物干预(TGP终浓度均为10-4mol/L)。另外分离30例健康人的PBMC设为健康对照组。体外培养72h后,采用CCK-8法检测T细胞增殖水平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TNF-a及IL-4水平。借助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α取0.05。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CCP诱导RA患者CCP/AST体外增殖刺激指数(SI):病程≤3年和>3年的RA患者分别为1.36±0.53、1.60±0.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CCP/AST体外增殖反应阳性RA患者外周血培养上清中IL-4、IFN-γ、TNF-a分泌水平分别为:①健康对照组:0.43±0.11、0.27±0.13、19.08±3.86②空白对照组:0.31±0.06、0.36±0.09、25.35±5.57③CCP组:0.24±0.05、0.57±0.18、37.96±8.64④TGP组:0.33±0.08、0.42±0.06、25.15±4.16;与健康及空白对照组比较,CCP刺激后, RA患者CCP/AST分泌的TNF-a、IFN-γ水平升高, IL-4分泌水平下降;加入TGP后RA患者CCP/AST分泌的TNF-a、IFN-γ水平下调,IL-4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病程<1年、1~3年、3~10年、10年以上的RA患者中,CCP/AST增殖反应阳性率分别为21.4%、35.7%、44.4%、56.2%;结论:CCP可以显著诱导RA患者CCP/AST的体外增殖,提示CCP可能作为RA早期的致病性靶抗原参与了RA的发病;CCP刺激RA患者的T细胞增殖随着病程的延长,阳性率及增殖程度明显升高,提示CCP可能是RA患者病情迁延及复发的主要致病性抗原成分;TGP可以抑制CCP诱导的Th1型细胞因子及上调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对体外培养的RA患者外周血CCP/AST分泌Th1/Th2型细胞因子的网络失衡状态有调节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该研究试图在面神经术中监测中找出能客观、稳定地评估面神经功能的指标,观察术中面神经监测在面神经的不同段间其阈值是否有差别,探讨术中面肌电图的一些参数是否可以
该文研究了TFAR19在正常卵巢、卵巢良性肿瘤、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以及卵巢癌患者外周血中TFAR19抗体水平,探讨TFAR19与卵巢癌的关系.结论:我们首次对卵巢上皮性癌与
最近的研究提出了HPV与卵巢肿瘤,尤其是卵巢癌之间的关系.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揭示了某些病毒感染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联,但有关HPV与卵巢癌之间的关系,目前报道较少且
服饰符号能够向意义接收者传达服饰语言文本的所指内容,即标示审美满足、生理特征、社会地位、社会群体、时代、个性、功能、亲密关系和标示流行本身.作为成型时期的服饰类型
该课题共分二部分:一、室间隔缺损动物模型建立的探讨 该研究探讨了空间隔缺损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以期对这类左向右分流心脏病的病理生理学变化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结论:该研究
英国著名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Clive Bell)在他的《艺术》一书中指出:任何美学体系如果装腔作势地说自己是建立在客观真理之上,那它显然是荒谬绝伦的,因为除了感受,我们没
糖尿病仍是一种难于治愈的疾病,药物治疗不能彻底根治糖尿病,也不能防治其并发症.因此,人们寄希望于胰腺或胰岛移植.目前,胰岛移植已经经历了20多年,临床疗效仍不满意,还需进
女,汉族,1994年11月出生,江苏省苏州市人,共青团员。现就读于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旅游管理系涉外旅游专业,担任学生会文体部部长。从2010年入学至今,陆园园同学积极参加
目的: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Spinal anaesthesia,GA,如下简称腰麻)以其起效快、阻滞彻底及成功率高等独特的的优势被广大麻醉工作者接受,但腰麻也伴有相关的副作用和术后镇痛不完全等
本文以叙述文本《楚门的世界》《笔下求生》和《w-两个世界》为例,结合符号叙述学和伦理批评的相关理论来探讨虚构性叙述作品的形式与伦理问题.社会的伦理价值需要用某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