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社会,信息化和全球化的高速发展使得媒介的力量日益强大,对一国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际新闻作为传播媒介的重要形式,对人们的思维导向和价值观念有着重大影响,国际新闻翻译也因此逐渐成为跨文化交流中极其重要并富有推动力的一支力量,吸引了越来越多翻译研究学者的目光,成为了翻译学界炙手可热的研究课题。《参考消息》是由新华社主办的、以提供国内外最新资讯为特色的时政报纸,是现在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覆盖了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各方面的最新情况,颇有影响力,读者众多。众所周知,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左右读者的思想,对身份认同有相当的构建作用。鉴于此,笔者选择将《参考消息》2015年1-2月新闻及相关英语原文作为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当前,国内学者对新闻编译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是出于对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敏感和理解上的偏差,用此理论进行新闻编译的研究并不多见。后殖民理论视角广博,内涵深刻,本文借助霸权话语与反话语和文化身份这两个概念,对《参考消息》中新闻的编译现象进行研究,阐释在国际新闻编译中,第三世界文化是如何与霸权文化争夺话语权,重新塑造本民族的文化身份,并证明后殖民理论在新闻编译的解释和研究上的可行性,以及同本土话语实践的适用性。研究发现,西方媒体凭借强大的话语权,通过新闻的大规模输出,信息的单向交流以及新闻纂写中反讽修辞的运用来夺取第三世界国家的话语权,使其沦为沉默的他者,塑造符合西方思维定势的文化身份,并籍此推行新的文化殖民。另一方面,中国媒体主要通过四种反话语策略来夺回话语权,重塑本民族的文化身份。首先,译者通过立场的操控、评论式标题的改写及核心提示的添加来颠覆源语文本的主题。其次,译者借助于语言挪用,如主语的调换、同义词和地方词的灵活运用来改变源语文本的主观立场。另外,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使用了多种策略,如,用黑体,加引号,调整信息位置以及直接删减和拼接的方法来突显和弱化部分信息和观点,影响读者对新闻事件的理解。期望本文对新闻编译深入系统的研究能提供有益的启迪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