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接受普通干扰素(IFN)治疗后不同时期的外周血ALT、HBV DNA、HBsAg、HBeAg滴度的变化,并探讨其与治疗结束后HBeAg血清学应答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15例使用普通干扰素治疗的HBeAg阳性CHB患者在其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访48周,分别于抗病毒治疗的基线(0周)、12周、24周、48周时收集患者的血清,定量检测HBsAg、HBeAg、HBV DNA、ALT水平。并分析治疗基线时相关指标的水平及治疗后不同时期(12周、24周)时外周血的ALT、HBV DNA、HBsAg、HBeAg滴度变化与IFN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发生HBeAg血清学应答之间的关系。结果抗病毒治疗48周后,初始时115例患者接受普通干扰素治疗,其中失访14例,治疗中换或(联合)核苷类似物治疗18例,临床资料不完善4例,未能完成48周的基本疗程7例。共剩余72例完成48周的IFN治疗,其中28例患者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44例患者HBeAg仍为阳性。在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与未获得血清学转换的患者中治疗基线(0周)时ALT水平及HBeAg滴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FN治疗12周、24周的HBV DNA、HBeAg、HBsAg滴度水平分别小于6.511g copies/ml、3.831g copies/ml,2.38lg S/CO、0.87lg S/CO,4.33IU/ml、4.07IU/ml时治疗结束后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12周时HBV DNA下降较基线时超过27%,12周、24周时HBeAg水平下降率超过71%、95%及HBsAg较基线下降超过65%、47%时能较好的预测治疗结束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结论HBeAg阳性CHB患者在接受普通IFN治疗时可根据基线时ALT、HBeAg水平预测其治疗48周后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同时治疗后动态观察HBV DNA、HBeAg、HBsAg的定量水平变化有利于指导治疗,若治疗后HBV DNA、HBeAg、HBsAg水平较基线快速下降能很好的预测疗程结束后的HBeAg血清学应答,且HBeAg水平变化较HBV DNA及HBsAg水平变化在预测普通IFN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中能否获得血清学应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