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汉语自感词“V人”的研究从1984年起已经持续了近三十年,积累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但也遗留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两个三角”为理论框架,结合心理学有关知识,并运用词语模和词法模式等理论对现代汉语特别是方言中的此族词进行重新分类以及跨方言的比对,试图揭示其形式、语义上的一些共同规律。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引言。引言部分首先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并综述了前人研究,指出遗留的问题;其次对比分析了本文所要借鉴的两大理论:李宇明的词语模理论和董秀芳的词法模式理论,目的是夯实本文的理论基础;最后在对“两个三角”研究方法进行新的阐释的基础上构建起本文的研究框架,即以方角为基角探讨“V人”语表、语里、语值,再以普角和古角作为参证。二“V人”的“方”角研究。因为自感词“V人”是一类方言色彩浓郁的词族,所以本文以方角为基角进行研究。这一部分首先给出一个涵盖五十个方言点的“V人”词表,然后借助词语模理论对其进行语表、语里、语值的研究,廓清了“V人”的模标、模槽的形式和语义特性,以及模标模槽的语义关系,并探讨了“V人”的词性、分类、主观表义功能和造词功能。这一部分是本文的主体。三“V人”的“普”角研究。这一部分先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给出了一个普通话中的“V人”词表;然后进行“方—普”比对,揭示了方言“V人”和通语“V人”语音差异以及感情色彩共性,并借助国内外心理学研究对“V人”族词的感情色彩共性进行了初步解释。四“V人”的“古”角研究。这一部分主要探寻“V人”族词的历时来源。首先根据词语模理论提出了一个“来源假设”,指出“V人”的两个来源:一是部分“V”人相当于词语模的“基式”,它们出现时代较早,可能通过词汇化成词;是部分“V人”通过词语模直接生成,属于词法造词。然后本文通过对历时语料的分析,证明了以上假设。五结语。结语包含三个内容,一是总结了本文对“V人”进行研究所得的主要观点和结论;二是在研究“V人”的基础上对“两个三角”的研究思路和词语模理论进行了简要的思考;三是指出了本研究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