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1980、1990年代生人对童年相关概念认知的研究——以国内9所高校135名师生为研究对象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给概念下定义、原因解释两种途径,考察了出生于1970、1980、1990年代135名高校师生对童年相关概念(游戏、快乐、伙伴、童趣、童真、玩具、自由、童心、大自然、学习)的认知。   通过对开放式问卷资料的整理归纳、编码分析,研究者得出研究对象对童年相关概念下定义的11种形式和原因解释的9种形式。概念定义形式分别为:“不知道”“认知不准确”“原词造句”“具体举例”“直观特征”“措施描述”“结果描述”“重要属性”“实际功用”“种属关系”和“正确定义”。概念的原因解释形式分别为:“不知道”“无关解释”“依据措施解释”“依据外部因素解释”“依据主观因素解释”“依据后果解释”“依据客观需要解释”“依据功用解释”和“依据价值判断解释”。不同年代生人对每个概念的认知并非都完整地呈现出这些形式,各种形式之间的人数比例也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年代生人主要以“重要属性”的形式给概念下定义(占32.80%),在对概念做原因解释时主要依据客观需要解释(占50.00%)。   研究者把研究对象对童年概念定义的11种形式划分为4种水平:6.00%的研究对象处于水平一,对童年相关概念缺乏了解;29.00%的研究对象处于水平二,从具体事物或可直接感知的外部特征掌握概念;49.00%的研究对象处于水平三,能够从事物的内在属性以及人与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掌握概念;16.00%的研究对象处于水平四,他们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并已能用完整的定义形式掌握概念。   利用SPSS统计软件,研究者把研究对象对童年相关概念的认知情况按不同年代、地域、身份做差异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代生人对童年相关概念的定义水平不存在显著代际差异,但1970年代生人和1980年代生人在“快乐”概念上有显著差异及在“大自然”概念上有极其显著差异,1980年代生人和1990年代生人在“童心”概念上有显著差异,1970年代生人和1990年代生人在“玩具”“自由”和“大自然”三个概念上有显著差异;除了对“快乐”定义水平有显著差异外,不同地域人对其他童年相关概念的定义水平没有显著地方差异,但中部人与西部人对“快乐”“玩具”定义水平有显著差异,东部人和西部人对“童趣”定义水平有显著差异;不同身份人对童年相关概念的定义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   研究者通过对研究对象对童年相关概念认知情况进行总体讨论,得出他们对童年相关概念的认知可能受到出生年代、生活经验、学历水平及概念本身特点的影响;并对成人社会如何形成正确的儿童观提出了一些建议。
其他文献
传统的生物习题课授课方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得多,学生独立思考、主动钻研的机会少,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学习效率不高,动手能力较弱。在大力推
女性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职女性为了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体现自身价值,需不断学习。但与男性相比,在职女性在学习参与过
在一个资源有限的社会环境中,两个群体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会展开竞争,当一个群体严重阻碍到另一群体达成自我目标时,群际威胁感就产生了。群际威胁被认为是导致群际威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