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上海地产蔬菜播种面积184万亩次,其中常年蔬菜种植面积49.3万亩,季节性种植55.6万亩次。全年上市总量329万吨,产值57.4亿元,平均亩产量4.86吨,亩产值8451元。地产蔬菜占上海全年消费量的55%左右,其中绿叶菜占市场供应量的90%。商品化处理是蔬菜产业链和供应链接的关键环节,至关重要。本文应用访谈、典型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围绕上海蔬菜商品化处理流程、机械设备、商品化处理率与损失率、商品化处理过程与冷链、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等,调研了上海地区蔬菜生产企业、营销公司、大卖场等单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蔬菜园艺场、专业合作社和营销企业是商品化处理的主体。蔬菜采收后在田间进行简单的整修清理,随后装入塑箱或网袋运至处理车间,并根据不同的客户需要进行分级、包装和贴标,然后送往营销公司或直接进入超市配送中心、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销售渠道。超市与大卖场基本上不承担蔬菜商品化处理工作,主要采用订单方式对生产企业或者供货商提出要求。蔬菜的商品化处理率很低,机械化程度更低,采后损耗率达到了20%,其中叶菜类的损耗率最高,达到20%~25%,而发达国家的农产品采后损失控制在5%以下。商品化处理的整修、洗涤和分级过程主要靠手工完成,包装则采用半机械化的手段;蔬菜保鲜主要依靠冷库贮藏和冷链运输来实现,调查的大部分企业进行蔬菜预冷,通常采用的是强制空气预冷法,部分企业配备了冷库和冷藏运输车。大多数的蔬菜以初级产品形式进入农贸市场销售,散装菜占蔬菜销售总量的80%以上,以运输包装为主,运输包装材料主要有塑料周转筐、泡沫箱、编织袋和纸箱;在超市和大卖场销售的蔬菜中,有销售包装的蔬菜约占1/3,销售包装主要有托盘加保鲜膜、保鲜膜/袋、网兜、扎带等;研发和推广使用绿色包装材料,减少资源消耗,是蔬菜净菜上市、减少逆向物流的发展方向。调研结果分析表明,上海蔬菜商品化处理是蔬菜产销的重要环节,应该着力解决以下问题:提高商品化处理的机械化程度,建立健全蔬菜产品标准化制度,建设冷链系统,引导和培养消费者的净菜消费和绿色消费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