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介绍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种群动态监测的方法,对2009年福州市闽侯县生态果园内以及福建省各监测点的橘小实蝇进行种群动态监测的数据研究表明:2009年福州市闽侯县生态果园内橘小实蝇种群消长呈单峰型,其高峰期发生在10月底,为109头/瓶/周。而在闽南地区,其种群消长呈双峰型,高峰期分别发生在5月下旬和10月上旬。通过比较不同季节的种群消长发现,橘小实蝇的种群数量与气温的高低关系密切,可对橘小实蝇种群动态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福建省的橘小实蝇分布进行研究,结果发现,GIS有着多数数据分析软件无法比拟的可视化技术优势。橘小实蝇分布于福建省的大部分地区,闽南、闽东地区在近3年内,已经成为重灾区,例如其在漳州市东山县发生量为3527.33头/瓶/年,在福州市闽侯县的发生量达到4392.33头/瓶/年。而在闽西、闽北地区,橘小实蝇的种群数量也在逐年呈跳跃式的增长。在对橘小实蝇进行适生区域的预测研究方面,使用外来生物适生性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对橘小实蝇在中国的适生区域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橘小实蝇在中国范围内的适生区域,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以及华南大部分地区。利用福建省的气象数据,根据橘小实蝇的发育起点温度(12℃)以及世代有效积温(346.2℃·d),计算出其在福建省28个县市一年内可能发生的世代数为7~10代。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将其可能发生的世代数可视化,以地图的形式呈现出来,结果发现:橘小实蝇在福建省发生的世代数由南向北逐渐增加,其在闽北地区多数为非适生区。闽南地区被预测为橘小实蝇世代数高发区,闽西地区虽然在当前橘小实蝇发生量较少,但气温已经较适合其繁殖,一旦有寄主植物的大面积种植,极有可能引起虫量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