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体柱(monolithic column)是通过管内原位聚合,然后根据用途,对整体高聚物材料进行衍生化处理,获得用于分析分离、富集或制备的整体色谱柱。与传统填充色谱柱相比,整体柱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渗透性好、柱前压低、活性位点利用率高、柱容量等优点,而且其分辨率及吸附量且不依赖于流速,以及高流速操作时,压降较低,尤其适合生物样品的制备分离。因此研究整体柱的制备、表征方法及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整体材料被誉为第四代色谱固定相,其内部具有相互贯通的通孔网络,由大孔(孔径>50nm)、介孔(50nm>孔径>2nm)及微孔(孔径<2nm)构成。大孔实现了整体固定相的对流传质运输,比传统颗粒填料的涡流扩散传质速率要高很多,而介孔及微孔提供了活性位点,同时也增大了整体材料的比表面积,提高了柱容量和色谱分离能力。本文首先关于整体柱的发展历史,整体柱的制备工艺、应用等进行了相关的综述。研究了整体柱的制备方法,制备金属螯合色谱整体柱,通过SEM、IR、EDS等手段对整体柱进行表征,针对单体、交联剂和致孔剂的比例,联合其表征,优化整体柱制备条件。通过SEM,观察到整体基质不同位置的微观形貌较为类似,其也呈现出通孔网络,进行红外表征,可知材料表面已修饰上IDA,并且通过EDS也可知材料成功地螯合了。对整体柱进行色谱性能研究,改变如缓冲液pH值、梯度、流速等参量的色谱条件,考察这些参量对整体固定相分辨率的影响,可以看出,pH值、流速等参量对整体柱的分辨率及保留时间的影响并不大,以迎头分析法测定整体固定相的动态柱容量,及流速对柱容量的影响,考察了不同批次所制备整体柱的重复性,均可证明整体材料的优越性,分析时间短,柱容量大,体现了分离生物大分子的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