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教育部2011年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来,课堂教学的目的逐渐由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技能的培养,学生物理能力的提升一直是物理教育的热点问题。在物理能力中,实验能力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实验能力的提升依靠课堂的物理实验教学,而现行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应付考试、忽略动手操作、刻板机械化等诸多问题。因此,本研究着眼于设计有效提升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教学策略。首先,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研究,阐述了情境认知与学习的理论体系,同时确立了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结构,再结合笔者自身工作经历提出了可能影响物理实验能力的多种因素。基于这些影响因素设计了一份Likert量表,对在职初中物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经数据统计分析总结命名了影响物理实验能力的四大因素:情境创设与教学模式;思维动手能力;观察模仿能力;知识呈现方式。其次,针对以上影响物理实验能力的四个因素,结合情境认知与学习的教学模式特点,设计了四条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多重视角的物理实验课堂情境表征;设计“项目式学习”的实验课堂;课后延伸实验课题的设计与实施;设计学生分组实验的实践共同体。最后,为评价提出的教学策略的教学效果,本文设计编制了物理实验能力的评价工具—-PTA量表,以严谨制定的前后测方案对两个使用不同实验教学策略的平行班进行实践调查研究。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经过2019~2020学年上半学期4个月的教学,使用本文教学策略的实验组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评分平均值显著高于未使用的对照组学生。说明本文所提出的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视野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且在提升学生物理实验能力方面效果优于传统实验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