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退化,土层较薄,且呈现出显著地二元发育特征,降雨充足,但工程型缺水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近年来,随着石漠化治理的深入,石漠化治理衍生产品日益增多,促进石漠化治理衍生产品产业化发展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但由于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缺乏科学的产品品质评价方法,导致产业化发展缓慢。因此,有必要建立石漠化治理生态衍生产品品质评价指标体系,以实现对衍生产品科学的经营管理与品质划分,带动石漠化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产业脱贫。综合运用人-地系统理论、土壤化学理论、农业生态学理论、食品科学理论、生态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选择以关岭-贞丰花江中-强度石漠化治理区为研究区,选择研究区规模较大的顶坛花椒(Zanthoxylum planispinum var.dintanensis Yu-Lin Tu)与关岭火龙果(Hylocereus spp.)两种石漠化治理特色衍生产品为研究对象,于2017-2018年采集顶坛花椒与关岭火龙果果实及其不同种植地的土壤样品,并于2018年底对市场消费者进行关于花椒、火龙果品质方面的问卷调查,通过数据整理与实验分析,建立顶坛花椒与关岭火龙果的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品质做出评价,同时得出消费者对于花椒、火龙果品质指标的认知评价,以期为石漠化治理衍生产品顶坛花椒与关岭火龙果的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参考。(1)通过对顶坛花椒与火龙果的资源调查,顶坛花椒的与火龙果的种植面积与分布不断扩大,顶坛花椒分布比较分散,分布于贞丰县兴北镇的顶坛片区(银洞弯、查耳岩、板围、水淹坝等村)以海拔850米以下的地区品质较好;关岭火龙果主要集中分布于海拔低于650 m的北盘江流域的河谷地区,这些地区集中在原板贵乡(于2016年与花江镇合并为花江镇)、花江镇、上关镇、八德乡和新铺镇。其中,合并后的花江镇种植规模最大,约占总面积的70%。顶坛花椒种植的四种主要小生境中,土壤养分状况主要呈现出土面>石槽>石坑>石沟的特征,关岭火龙果种植的三种土地类型土壤营养状况主要呈现出坡地<平地<洼地的特征。(2)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顶坛花椒13各主要品质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得出13个指标的总权重值排序依次为:C11(羟基-α-山椒素)>C8(芳樟醇)>C12(羟基-β-山椒素)>C7(柠檬烯)>C13(羟基-γ-山椒素)>C9(桧烯)>C2(口感滋味)>C3(气味)>C4(外观色泽)>C10(乙酸芳樟酯)>C6(油腺分布)>C1(千粒重)>C5(果实大小),结果表明,香味与麻味指标是顶坛花椒的决定性指标,模糊综合评价得出顶坛花椒的品质状况为“良”。运用主成分分析筛选出膳食纤维、可溶性糖、固酸比、蛋白质、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糖酸比7个品质指标作为火龙果品质评价的综合性指标,结合品质综合得分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果实品质与果实大小存在一定关系,表现为中果>大果>小果。(3)根据对消费者关于花椒、火龙果的品质的问卷整理与分析结果,市场上消费者对花椒与火龙果的品质信息认知程度偏低,缺乏对品质指标信息的关注,对花椒、火龙果品质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大部分的消费者是通过以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渠道获知相关信息,通过书报杂志、专家讲座与标签说明等可信度较高的权威信息来源了解较少,而消费者更愿意从商品标签、专家讲座、书报杂志等途径进行了解。同时,消费者对了解花椒、火龙果品质指标的主观认知意愿比较强烈。基于Logistic模型结果显示,女性消费者比男性消费者更关注、更了解花椒和火龙果果实品质,年轻消费者也比年长的消费者对花椒与火龙果品质认知程度更高,高收入与文化程度高的消费者对花椒、火龙果品质相关信息更关注、更了解、认知意愿也更强烈,学生对花椒与火龙果品质指标的了解程度不及各领域的从业者,但学生对花椒、火龙果品质指标的认知意愿高于各领域的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