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杂志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521843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考察对象是久负盛名的《新青年》杂志。通过对有关资料的整理,本论文认为,目前对《新青年》杂志的研究,多是着眼于将其纳入到思想史、政治史或文学史的研究中,从而相对忽略了它作为一种“杂志”,而且是一种社会文化转型期的知识分子所主办的杂志具有的特征。因此,本论文偏重于从杂志角度来把握《新青年》,即,关注《新青年》的出版与编辑,它的编辑者及方针的不断转换,撰稿人的构成,杂志运作中的“策略”,杂志的栏目及其相关的文体等。  在方法上,本论文基本采用分期梳理的方式。通过分期,可以更好地理解杂志各方面一系列的转换与偏移。在这一基础上,本论文试图抓住每个分期最重要的问题或现象,而使论文不致因注重细节而过于琐碎,以增强整体感。  绪论大致清理《新青年》的研究现状,并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确立论文的研究方向。同时对本论文的论述前提有所描述,对中国近代杂志业的情况及知识分子围绕杂志的聚集做出判断,以凸显《新青年》出现的背景。  第一章考察《青年杂志》(《新青年》第一卷),指出这一杂志的创刊是陈独秀从自己的舆论经验中形成他的舆论设想,确立《新青年》的知识分子立场。不过,由于撰稿人的参差等原因,这份杂志显得风格混沌。  第二章考察陈独秀个人主撰的第二、三卷。从其销数及影响的大增,来看陈独秀对杂志所做的调整,以两个讨论为中心。并分析陈独秀的两大编辑方针。第三章将《新青年》四至六卷界定为“同人杂志”。分析这一时期的《新青年》与北京大学“校园舆论”体系建构间的关系,北大文科同人围绕《新青年》的聚集,及在同人集体编辑下,《新青年》呈现出的同人杂志风貌特征。并指出《新青年》杂志的纽带作用。  第四章讨论所谓“分化”问题。与以往论者对分化问题的关注不同,本论文将《新青年》同人间的思想分化与《新青年》作为杂志的最终分裂分别开来,认为同人的思想分化是贯穿始终的,但可以在编辑方针的调节下并存;而《新青年》最终的分裂则是因为其根本的编辑立场产生了改变,即从知识界转向了劳动界。  第五章与前四章不同,分析的是《新青年》的栏目与文体,并以“随感录”与“通信”两个栏目为中心,考察《新青年》的杂志文体。  结语仍然从杂志角度出发,指出在知识分子研究者心目中存在一种“《新青年》情结”,这种情结导致对《新青年》思想文化论坛这一性质的偏爱,而忽略了其它一些杂志上的因素,如商业因素等,而在当时,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到《新青年》的各个方面。
其他文献
本论文共分四章,除第一章导论外,重点是骈绮派传奇的作家论、语言艺术论和价值论。  第一章《导论》:以考察明清传奇发展的基本问题为切入点引出课题论述,在简要回顾骈绮派传
将有限元模拟技术和神经网络理论相结合,建立了钛合金等温锻造工艺设计的优化系统,实现了CAD-CAE-优化-CAD的循环,在循环过程中,CAE对CAD产生了数据反馈.将FEM模拟结果作为初
长期以来,一说到领导干部的政绩,往往是以GDP论英雄。实现GDP增长固然是很重要的政绩,但是少数地方的领导干部不惜以牺牲生态来换取经济增长,结果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破坏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国防科技工业系统构在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关键性作用呢?这里作初步探讨。奠定思想基础,
某32层商住楼工程在其主体结构施工一半时,发现基础的1根人工挖孔桩桩身混凝土存在质量问题.该桩直径2.2m,桩长33m,设计承载力23700kN.经过2处钻孔抽芯发现,在桩顶下19.48~23.
该文是对作家台静农(1902.11-1990.11)创作的全面论述.该文意在对他整个一生的文学创作进行全面审视,完成一个完整的文学史意义上的台静农形象.根据台静农的创作历史和各阶段
怀旧,作为二十世纪末几乎席卷一切的一种社会情绪与社会思潮,对当代文坛构成了强力冲击,并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冲击波。各种文体的怀旧文本如雨后春笋,纷纷在文坛上登台亮相。怀旧,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