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絮团技术是一种具有维持良好水质、降低饵料系数、增强养殖动物消化酶活性、提升免疫及抗氧化性水平、提高养殖对象产量和成活率等优点的健康环保、可持续的养殖技术。但将生物絮团技术应用到克氏原螯虾的养殖上还未见报道。本研究将生物絮团技术与克氏原螯虾的养殖相结合,探讨了克氏原螯虾能否摄食生物絮体以及摄食最佳浓度及条件;对比商品饲料喂养模式,分析比较了短期养殖克氏原螯虾幼虾消化酶、抗氧化及免疫情况以及经过长期养殖后幼虾的生长性能及营养品质等。初步证实了生物絮团技术可以应用到克氏原螯虾的养殖中,并具有较好的养殖效果,这也为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应用到集约化设施养殖克氏原螯虾奠定基础。1.不同条件对克氏原螯虾幼虾摄食生物絮团的影响本实验从摄食环境(曝气,无曝气,水草)、摄食时长以及生物絮团质量浓度等角度,来探讨克氏原螯虾幼虾摄食絮体的最佳条件。结果显示:絮团质量浓度为500600 mg·L-1,可满足幼虾的摄食需求,并在摄食4 h之后,幼虾肠道达饱和状态。相同摄食时长,絮团曝气组幼虾摄食量最大,明显高于水草组,但与无曝气组差异不显著,比较幼虾肠道的充塞度,可见曝气组在摄食4 h后肠道食糜较多,肠道更为饱满,优于其他各组。综合生物絮团培养条件、水化指标以及幼虾的摄食情况,认为生物絮团技术应用到克氏原螯虾的养殖具有可行性。2.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对克氏原螯虾短期养殖研究本实验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和普通饲料投喂两种方式短期养殖体质量为(9.70±0.32 g)的克氏原螯虾30天。比较养殖期间两实验组的水化指标以及实验结束时两实验组幼虾的生长情况、肌肉及肝胰腺营养成分组成、胃、肠和肝胰腺组织的消化酶活性、以及肝胰腺和肌肉组织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发现:(1)在养殖期间,絮团组水体总氮,亚硝态氮,硝态氮的质量浓度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2)两实验组虾的终末体质量,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存活率均无明显差异。(3)絮团的粗蛋白含量可以达到36.8%,能够满足克氏原螯虾对于蛋白的需求。但絮团的粗脂肪含量较低,这也影响了絮团组幼虾肌肉组织的粗脂肪沉积量。(4)絮团组幼虾肝胰腺中α-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饲料组幼虾。(5)絮团组幼虾的抗氧化能力与饲料组幼虾相比,肝胰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高,丙二醛含量较低,但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还原酶以及溶菌酶无明显差异。综上,认为生物絮团技术在克氏原螯虾的养殖上具有积极作用,可以达到与饲料投喂相同甚至更好的养殖效果。3.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对克氏原螯虾长期养殖研究本实验利用生物絮团技术(絮团组)和普通商品饲料投喂(饲料组)两种方式在零交换水体中养殖体质量为(3.40±0.03 g)的克氏原螯虾60天,比较了两实验组幼虾生长性能、常规生化组成、消化、免疫及抗氧化酶活性、可食组织的脂肪酸及氨基酸的含量。经过60天的养殖,絮团组幼虾终末体质量、增重及特定增长率均显著高于饲料组;从生化组成上可以发现絮团组幼虾肝胰腺组织的总脂及灰分含量较高于饲料组;两实验组幼虾肌肉组织的胶原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但絮团组肌肉的保水性能相对好于饲料组;比较了絮体及幼虾可食组织脂肪酸和氨基酸发现,可食组织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与其摄入的食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絮团的脂肪酸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肌肉和肝胰腺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此外,絮团的氨基酸含量与饲料存在很大差别,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两实验组幼虾可食组织的氨基酸组成,两实验组幼虾肌肉和肝胰腺的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