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影响因素下松材线虫脂肪酸组成与脂滴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sdfsdf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材线虫病(Pine Wilt Disease,PWD)是世界性的检疫性病害,给亚洲和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经济损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在野外扩散型三龄幼虫(JⅢ)阶段形成超大脂滴,储存脂肪进入滞育期;在媒介昆虫体内的扩散型4龄幼虫(JⅣ)无法取食,依靠储存于脂滴的脂肪来生存和扩散传播,且抗逆性强,寿命延长。因此,厘清松材线虫扩散型幼虫形成过程中脂肪酸组分和脂滴的动态变化,对揭示松材线虫扩散传播机制和开发特异性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低温、外源添加脂肪酸、干扰转录因子daf-12基因和抑制TOR信号通路等四种处理,解析松材线虫不同发育阶段脂肪酸组分、含量变化及脂滴动态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松材线虫在不同发育阶段,脂肪酸种类相同,相对含量较相似,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分别占J2期、J3期、J4期和成虫期总脂肪酸含量的59.80%,55.68%,63.38%和62.08%。在J2期,相对含量最高的脂肪酸是花生四烯酸,占27.15%,在J3期、J4期和成虫期,相对含量最高的是亚油酸,分别占各龄期的27.00%,36.20%和36.43%。低温可以促进各个龄期的松材线虫发生脂滴融合,而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保持在31.0%左右,约7.5%的单不饱和脂肪酸脱氢转化成多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增加。2、外源添加油酸使松材线虫体内产生直径超过10μm的超大脂滴,使松材线虫的棕榈酸含量提高,亚油酸含量降低。外源添加棕榈酸和亚油酸诱导松材线虫脂滴增大近一倍,并主要改变了棕榈酸、硬脂酸、油酸和亚油酸的相对含量。松材线虫的daf-12基因和SCD基因在外源脂肪酸诱导下显示出不同程度的转录水平上调。3、与脂肪酸代谢和扩散型幼虫形成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daf-12基因在松材线虫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在繁殖期中表达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表达部位广泛。松材线虫的daf-12基因和SCD基因与低温响应过程密切相关,它们均能对低温环境信号做出不同程度上调的转录响应。Daf-12(RNAi)在常温下寿命缩短,但低温下寿命未发生变化。各个龄期松材线虫经过daf-12基因干扰后,脂滴都显著增大,成虫干扰后脂滴直径从4μm扩大到8μm,表明daf-12有抑制脂滴融合的功能。J2、J3和成虫在干扰后各个脂肪酸组分、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总脂肪酸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J4期总脂肪酸含量基本保存不变,多不饱和脂肪酸减少。4、使用TOR信号通路抑制剂雷帕霉素处理松材线虫,通过脂滴染色发现可促进松材线虫脂肪积累,脂滴增大,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GC-MS)结果显示雷帕霉素提高了松材线虫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比例。松材线虫繁殖型幼虫转型发育为扩散型幼虫是实现松材线虫病扩散传播与流行的关键环节,上述研究结果明确了低温、外源脂肪酸、daf-12基因和雷帕霉素四种因素均对松材线虫的脂肪存储和脂滴增大、融合具有促进作用,对扩散型幼虫的形成和扩散传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深入解析松材线虫扩散型幼虫形成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为开发设计特异性阻断扩散型幼虫形成的防控措施提供了研究思路。
其他文献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如何加快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速度成为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都在关注的一个难题。“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旨在通过有机地融合这三者来打造高质量的数学课堂,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优化的重要方向。本文就从开展“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积极意义开始谈起,紧接着分析了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的策略。
期刊
竹子开花机理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竹子属于多年生一次性开花植物,具有独特的开花特性。大部分竹子开花前没有明显征兆,且开花后通常大面积死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研究其开花的分子调控机理,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意义和潜在的经济价值。F-box基因家族是植物中最大的基因家族之一,广泛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FKF1(FLAVIN-BINDING,KELCH REPEAT,F-BOX1)主要参与植物的开花调
学位
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世界性的重要蔬菜,在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因其属浅根系作物,在栽培过程中易遭受干旱、盐等逆境胁迫。研究黄瓜对逆境胁迫的响应以及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改良黄瓜的胁迫耐性对其抗逆栽培和新品种选育均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研究表明,水通道蛋白(AQP)和bHLH在植物逆境胁迫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首先以黄瓜‘9930’基因组为参考,通
学位
OCT技术凭借非接触、高分辨率成像和实时成像性好等优点迅速成为眼科领域诊断护理的手段。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实现OCT系统全自动高精度快速成像,因此需要对OCT信号采集和成像采集状态进行一体化控制,同步控制振镜和相机采集眼底视网膜扫描图像,控制系统机身上下、左右移动使眼睛进入测量范围正中心,控制系统机身前后移动使采集光聚焦到人眼视网膜,控制系统光程使成像位置居中,控制焦距使图像清晰可见,控制偏振使图像色
学位
灰霉病是一种农业生产过程中危害严重的真菌病害,病原物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寄主范围广,易产生抗药性,严重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为了绿色、高效的防治灰霉病,本研究在筛选和鉴定高效的灰葡萄孢拮抗菌、拮抗菌抗病促生作用、抑菌代谢物的测定、抗菌物质分离纯化和鉴定、挥发性物质的鉴定分析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1.本研究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11株对灰葡萄孢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
学位
皮肤烧伤是一种常见的并能给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负担的皮肤疾病。当前皮肤烧伤诊断主要依靠医疗人员的肉眼观察和主观判断,其准确率较低并且学习成本和医患风险较大,因而需要研发一种客观全面且安全实用的诊断分析手段。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具有无创、快速、分辨率高等优点。本文主要研究了OCT技术对烧伤的离体猪皮和烧伤的活体兔耳的评估表征能
学位
图像分割和定量研究是医学影像图像分析的重要基础,可以有效提高医学影像的诊断能力。现有的医学影像分析通常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来找出病灶所在,不可避免地存在个人主观因素的干扰。计算机辅助的图像分割方法可以实现快速、精确的分割,减轻医生手动分割的负担,并且能够降低不同人员手动分割之间的差异性。本文以玻璃体超声图像和视网膜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
学位
眼球生物参数中的角膜参数测量可为白内障手术、青光眼、真假近视等眼部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目前国产眼科角膜参数测量仪对准方式为手动操作,存在检测速度慢、精度低等问题。为了快速和准确的测量出角膜参数,本文研发了基于双目视觉瞳孔定位的角膜参数自动测量系统。该系统主要将双目视觉系统与瞳孔中心点定位技术相结合,实现瞳孔中心点三维定位功能,解决了手动操作造成的误差;提出线扫描识别靶环算法、结合最大连通域
学位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有固定的住房是人们能够开展各项生产、生活活动的物质基础,住房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同样与社会的进步发展有着不可切割的关系。现如今,经济社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再上新高度,住房问题已经得到了基本的解决,许多小康家庭都住上了宽敞的楼房。但是,社会上仍有一些低收入,甚至贫困家庭的住房问题依旧存在,尤其是在国内房价颇高的年代,许多贫困家庭的年收入对房子只能是“望尘莫及”
学位
随着民营医院的飞速成长,其在医疗行业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在这个过程中,各医院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较量与竞争。若要在艰难的竞争环境下崭露头角,人才因素是医院的重要筹码之一。而通过对W医院的研究和探索,发现其存在优秀员工不断地流失的情况,对于医院的服务质量标准和医护团队的稳定性等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对于W医院员工流失的现状和原因展开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由于薪酬制度不合理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