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脑卒中作为最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性疾病,其发病率、患病率均随着年龄而增加,50%~70%的存活者遗留严重残疾,同时此类疾病的死亡率约占全部疾病谱的10%。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而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感染,卒中并发的感染是卒中患者当天以后死亡的首位原因。在脑卒中并发的所有感染中约有75%是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脑卒中后卒中相关性肺炎是急性卒中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可明显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增加住院费用同时可明显加重病情及促进死亡。所以可以认为卒中患者的预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存在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并发症,因此防治卒中相关性肺炎,对于降低卒中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过去数十年间,医务工作者们对卒中的认识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包括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的研究等,并且有学者认为这些危险因素中有很多是可以及时发现并可以进行干预的,同时我院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情况如何,以前尚未有人报道,本文即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及我院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中各临床危险因素所占比重,以寻找临床上可干预的因素,为卒中相关性肺炎这一并发症提供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以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期望对临床医生有指导作用。 方法:连续收集市中心医院于2013年1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神经科住院的发生急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卒中患者66例作为病例组,同时抽取同期未发生急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卒中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SAP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主要研究以下因素:分别记录: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年龄、性别。既往病史: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临床表现:意识障碍(嗜睡、昏睡、昏迷均归为有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及误吸的评估(发病时是否有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及神经系统查体异常及由吞咽饮水试验评估)、咳嗽、咳痰(记录出现的时间)及肺炎发生的时间。影像学检查:卒中类型(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卒中病灶。检验:入院时血浆白蛋白水平、入院时白细胞计数。SAP发生前治疗及相关操作:侵入性操作(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抑酸剂、脱水剂、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比较各变量与急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相关性。所有收集的资料数据分析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的数据单因素分析采用四个表卡方检验,两组资料不全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逐步法Logistic回归分析,并以比数比(OR)和95%可信区间(95%CI)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意识障碍、吞咽困难、误吸、卒中类型、SAP发生前医疗操作(气管插管)、SAP发生前治疗(脱水剂、抑酸剂、)均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有影响,(P<0.05)。入院血浆白蛋白水平、入院血白细胞计数和入院NIHSS评分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也有影响,(P<0.05)。 2.多因素分析显示:白蛋白OR<1,表明有白蛋白升高为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的保护因素;气管插管与NIHSS评分OR>1,表明有气管插管与NIHSS评分升高为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1)SAP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意识障碍、吞咽困难、误吸、卒中类型、SAP发生前医疗操作(气管插管)、SAP发生前治疗(脱水剂、抑酸剂)、入院血浆白蛋白水平、入院血白细胞计数和入院NIHSS评分。 (2)SAP发生前医疗操作(气管插管)与入院NIHSS评分升高为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血浆白蛋白升高则不容易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