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书籍资料查阅借鉴的前提下,结合中国古代妇女生活史和当时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等因素,探讨了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妇女妆饰的影响。总所周知,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意识和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也包括对妇女生活方面的影响。佛教对妇女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受佛教文化熏陶下而创作的一系列妆饰,包括妆面、发型,创作出了“额黄妆”、辽“佛妆”、“螺髻”“飞天髻”等一系列“佛妆”。本文将通过梳理零星的史料,以探清“佛妆”的真实面貌,追寻“佛妆”的源与流。本文共分为四个章节。本文第一章为绪论,简述了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现状、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意义。本文第二章对中国早期佛教文化与佛教造型艺术进行梳理,论述了中国早期佛教的传播概括,简单介绍了佛教传入时间、佛教在中国兴旺繁荣的原因和佛教东传对中国社会、文化、思想所产生的影响。对早期佛教造型艺术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进行分析,阐述了佛教造型艺术的起源和佛教造型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特点,分析了佛教造型艺术特征“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圣人异相”思想。本文第三章就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妇女妆饰审美变迁的影响展开论述,这部分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大乘佛教男女平等思想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意识觉醒的影响。二是妇女妆饰的审美变迁,从“素妆”走向“彩妆”。三是“三十二相”与“圣人异相”思想对妇女审美观的影响。本文第四章,就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妇女妆饰的影响—“佛妆”展开阐述和分析,将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妇女妆饰的影响分为面妆和发型两大部分。面妆部分,首先论述和分析了“额黄妆”,从佛教造型艺术、黄色崇拜、诗词记载等方面还原、丰富“额黄妆”的形象特征,并分析了“额黄妆”的两种妆饰手法。其次对辽“佛妆”进行论述,并比较分析了“额黄妆”与辽“佛妆”的异同点。发型部分,简要阐述了中国古代妇女发型的演变,并对“螺髻”、“飞天髻”进行了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