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贽作为中唐时期著名的政论家,学本六经,又精研诸子史传,只要对其说理论事有益,都是其重要材料。虽然其思想来源广泛,但主要来源仍是儒家思想,其中受荀学的影响比较大,其思想带有明显的荀学色彩。本文以荀学的视角,首先考察了陆贽儒学思想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接着论述了陆贽的人情之论和义利之辩,以此为根据,探讨了陆贽无为之治的治道思想。纵观陆贽儒学思想,不论是在人情的论述上,还是治道的论述上,与荀子的思想都有相似之处。而且陆贽以礼法来安顿人欲的思想与荀子由政治到道德,由外王到内圣的政治儒学路向有共通之处。本文从绪论展开,归纳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对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以及前人对于陆贽以及荀学的研究做了阐述,本文分四章从荀学的视角对陆贽的儒学思想展开论述。第一章分析陆贽儒学思想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基础,中唐时期政治、经济、对外关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当时荀学的影响是陆贽儒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而陆贽重人事轻天命的思想是陆贽治国理念的思想基础。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陆贽儒学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以及其荀学的特点,这也是全文的逻辑起点。第二章分析了陆贽儒学思想:人情之论。从“审查群情,同其欲恶”和“见其情而通其变”两部分来论述,这一部分可以归纳为陆贽儒学思想的人情基础,是其建立礼仪制度的内在根据。“情”在陆贽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陆贽肯定了人之情性存在的合理性,以及人情在政治中的重要地位,这与荀子对人情的观点是相似的。第三章分析了陆贽儒学思想:义利之辨。从“财者,人之心也”和“以义为本,以利为末”两部分来论述,第一部分主要表达陆贽肯定人皆有好利之心在自然层面对存在的合理性以及物质之利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则论述了义与利的关系,强调从利中推求出义,同时以义来节制利的思想,由此而反对天子聚财,反对人臣贪贿。这一章体现了陆贽的对义和利的重视,强调义与利的统一。这与荀子强调“义利两有”,“以义制利”的思想是相同的。第四章分析了陆贽儒学思想在政治上的体现,可以概括为“无为之治”,从“格君心之非”和“国之纲纪,在于制度”两部分来论述,即从君主德性的修养和制度的建构来达到无为之治。而不论是德性的修养还是制度的建构,其中都体现了陆贽的民本思想,强调君心从民心,强调以礼仪制度来安顿人欲,保障人民的权益。这也体现了陆贽从政治到道德的政治儒学路向,而这与荀学以礼成仁的思想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