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整合视角下的湖南民歌歌词隐喻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z4457868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歌歌词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受到很多学者们的关注。学术界大多数学者把歌词放在音乐学,美学或文体修辞等领域中去研究,对于隐喻性歌词的意义如何构建和理解很少研究。本文从概念整合的角度对隐喻性歌词的意义构建进行研究,希望对传统的研究思路有所帮助或创新。本文选取湖南民歌作为研究的对象是因为湖南民歌含有丰富的衬词、借喻和引喻,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当地人们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因此,湖南民歌可以作为隐喻研究的较好素材。通过对湖南民歌的研究,挖掘隐喻性歌词隐含的丰富内涵,让人们能更好地欣赏民歌,体会民歌所传达的情感与意境。同时,为语言学理论的研究,特别是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提供新的借鉴,拓宽了研究范围,延伸了研究的方向。本文运用Gills Fauconnier和Mark Turner的概念整合理论来研究民歌中隐喻性歌词的意义构建,具体地运用他们理论中的概念整合网络模型及相关理论来解读歌词。论文的第一章对概念整合理论、隐喻及歌词进行了文献综述,概要地回顾了相关理论及歌词的研究情况。论文的第二章介绍了概念整合以及隐喻的相关理论。同时,本章介绍了隐喻的定义,特点及分类,有针对性地从概念整合视角对隐喻性歌词的意义构建进行研究,尽可能地将听众的动态心理过程体现出来,以期达到研究的目的。本章在介绍理论的同时例举了典型的例子来试论认知语言学理论中概念整合理论对歌词阐释的可行性。论文的第三章主要选取了湖南民歌中宋祖英唱的民歌为研究对象。简要地介绍了民歌的定义、特点与分类、民歌的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还介绍了湖南民歌。对其中的隐喻性歌词从概念整合网络类型的角度进行解读,进一步论证概念整合理论对隐喻性民歌歌词这一语言现象进行解读的可行性。研究发现,概念整合理论是一种很重要的认知语言学理论。概念整合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心理过程,它对不同的语言意义如何构建及理解具有很大的阐释力。很多学者运用此理论去解释不同的语言现象,但很少学者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去解读隐喻性歌词,很少对民歌歌词进行研究。本论文运用概念整合解读隐喻性民歌歌词,从概念整合网络类型的角度能够阐释隐喻性歌词这一语言现象,从而能更好地帮助人们运用一种动态的心理过程去欣赏领会民歌。由此,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论证概念整合理论对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对相关的语言现象具有较大的阐释力。
其他文献
浩瀚的天宇间有个蓝色的星球,这就是我们的家园——地球。   人类主宰这个星球以来,一直没有停止探索未知世界的脚步。春夏秋冬,暑往寒来,鸟儿为谁鸣,花儿为谁开?自然界种种奇妙现象引领着好奇的人们不断求索着……   生命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微小到庞大,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原生生物一步步演化成如今的大千世界。和植物比起来,动物界的鸟类还算是我们的近亲。血都是又红又热的,透视起来都是有心有肺的,
Linux能为许多高级应用程序和管理服务提供理想的操作环境,但其在性能、空间和资源利用上不是最优的,因此不适合高流量、多CPU系统.
莎士比亚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丰富多产的作品,无论是戏剧还是诗歌都可算作是对整个西方世界文化的缩影和概括,以至于他对后人的影响至今仍存在。人们对莎士比亚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英国首相发表的就职和辞职演讲是典型的政治演讲,具有丰富的语篇意义和人际意义。本研究选取了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作为理论框架,戴维·卡梅伦和特蕾莎·梅在“脱欧”的背景下
测量对地有几十伏电压的电路元件的温度是困难的.而且,随着电压的增加,此工作变得更困难.在高EMI环境中测量温度也是困难的.解决这些难题的一个良好方案是靠红外(IR)信号实现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安吉拉·卡特(1940-1992)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英国作家之一。她在《泰晤士报》评选的二战以来“五十位最伟大的英国作家”中排行第十。本论文以卡特的代表作之一《马戏团之夜
当今的处理技术正向着更小型化发展,以减小诸如DSP和微处理器之类高密度逻辑器件的尺寸。CMOS结构随之采用了更小的沟道和更薄的栅极,因此击穿电压较低,从而要求更低的处理器内核电压。本文将讨论这些新技术如何对电源管理方法提出更新的要求,并为设计便携产品遇到的独特难题提供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