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06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经常项目顺差国后,中国经常项目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其持续性巨额顺差成因也成为中国乃至西方国家经济学者的研究热点。 论文从储蓄投资缺口角度研究了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经常项目跨期均衡模型,分析消费者行为以及企业和政府的投资冲击对经常项目的影响。 首先检验中国经常项目与储蓄投资缺口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国的经常项目余额可以表示成储蓄投资缺口。但居民、企业和政府部门对总储蓄投资缺口和经常项目顺差的贡献不一样。居民部门储投缺口对经常项目的贡献最大,其次为政府部门,企业部门贡献为负。中国经常项目顺差主要原因在于居民部门的消费动力不足,储蓄过高所导致高储投缺口,企业部门反而能起到抵消居民部门的储投缺口和降低经常项目顺差作用。经常项目的储蓄投资缺口模型检验结果证明了居民部门储蓄过高是造成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原因,间接说明消费不足在形成中国经常项目顺差过程中作用甚大。 第二,检验消费者行为与经常项目之间的关系。现代国际经济学认为,经常项目是一个跨期现象,是微观经济个体跨期最优消费选择的结果。决定跨期消费模式的因素有两个,收入性因素和倾斜性因素。从收入性因素来看,当预期未来净产出增加,消费者增加当前消费,平滑性经常项目逆差。中国平滑性经常项目逆差,这是中国消费者预期未来净产出增加的结果。从倾斜性因素来看,当消费者偏好于超前消费或者向下倾斜消费路径,倾斜性经常项目逆差;反之,当消费者偏好于延迟消费或向上倾斜的消费路径,倾斜性经常项目顺差。中国消费倾斜系数为1.379,大于1,表明消费者偏好于延迟消费,并产生倾斜性经常项目顺差。实际经常项目顺差是倾斜消费对经常项目的影响大于平滑消费所致。因此,治理经常项目顺差的关键在于治理倾斜性经常项目和倾斜消费行为。 第三,检验企业和政府投资冲击对经常项目的影响。经常项目对净产出暂时性冲击反应有个变化过程。短期内由投资和产出变化引起的净产出暂时性冲击中的77.9%被经常项目吸收,长期来看,几乎全部被经常项目吸收。经常项目对净产出持续性冲击的反应因来源不同而各异。源于投资和政府支出持续性冲击将被经常项目完全吸收,即投资和政府支出持续性增加将等额减少经常项目顺差,持续性减少将等额增加经常项目顺差。源于产出的持续性冲击将对经常项目的影响与决定于倾斜性消费者行为。由于中国存在延迟性的倾斜消费行为,当产出受到正向持续性冲击时,其中72.5%被用来增加消费,其余27.5%被储蓄,延迟至后期消费,并造成经常项目顺差压力。产出持续性增加一个单位将引起经常项目顺差增加0.275个单位。 最后,文章给出了治理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的政策建议。在总结前文中国经常项目失衡的主要原因基础上提出治理经常项目失衡的关键在于倾斜消费,最后给出两类政策建议:调节收入分配和降低预期支出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