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新中国成立最初三十年中国革命电影中的母亲形象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电影作品的细读,梳理这三十年中国革命电影中母亲形象的特征和影像表现的模式化。本文就是从此入手,探讨这一历史时期社会和历史文化语境是如何通过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呈现的。
本文引言部分首先阐明了选择1949-1979作为本文研究时间段的原因: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文中详细列举出本文用来进行文本分析的影片;另外在这一部分还将介绍本文主要的研究思路、方法等。
第二章阐述的是三、四十年代传统母亲形象在银幕上的呈现。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母性入手,分析母亲形象的传统呈现。结合影片《母性之光》(卜万苍导演)和《母亲》(石挥导演),从“寡母”形象和母爱、母教方面分析影片中母亲形象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另外以人道主义觉醒作为影片中母亲形象的现代意识承载,同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她们对传统的反应。
第三章在第二章的基础上,分析革命母亲形象对于传统的“承”与“破”。在对传统的继承方面,首先表现的是对“寡母”形象的延续,另外是传统母爱表达方式的传承;另一方面,在反传统的方面我们主要以“革命性”作为突破口,分析革命母亲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之前电影文本进行比较研究。这种革命性还体现在母教的过程中,革命性的母教深深影响了下一代,而革命母亲自身的革命性则主要表现在为革命事业舍子、舍身的奉献行为。
第四章是本文重点阐述的部分,我们将以“革命母亲形象的文化分析”作为本章的题目。之所以用这样一个相对宽泛的标题,主要是因为本章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多,用这样的标题能够比较好地涵盖本章内容。我们会分别从“与传统文化的共谋”、“政治的渗透”和“民族国家的想象”这方面进行分析。传统文化在革命母亲身上的表现主要从传统父权、传统“家”的设置以及传统伦理关系这三个方面反映出来。“政治的渗透”主要分析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电影事业的变革和这种变革对电影文本的影响。“民族国家想象的体现”又是第三章中的重点,首先我们要确定“民族国家”的涵义和“民族国家想象”的相关理论,接下来我们会阐述电影、革命母亲形象与民族国家想象的关系。以此说明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的合理性,并阐释电影如何使得新生的国家获得其国民的普遍认同,以及在确立新中国的合法性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最后第五章的结语部分对全文的分析论述作了总结,指出这一历史时期的特殊性以及这些影片呈现影像的特殊性,同时概括了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在特殊历史时期与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并最终探寻电影是如何参与新中国文化建设这一历史进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