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礼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华夏文明也被冠以“礼乐文明”之称。“相须以为用”的礼乐历来被视为“天经地义”,但是两者的“相合”,却是经历了原始氏族社会到夏商周三代的不断接合、发展、演进,最终才逐渐形成中华“礼乐文化”的基本形态。本文试图以传播学视角,将“礼—乐”视为先秦社会重要而典型的传播模式,并将“乐”视为一种礼制秩序形塑的“媒介”和礼文化生成的实在力量,以此重新审视古乐内涵(诗、歌、舞一体)与媒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华夏文明也被冠以“礼乐文明”之称。“相须以为用”的礼乐历来被视为“天经地义”,但是两者的“相合”,却是经历了原始氏族社会到夏商周三代的不断接合、发展、演进,最终才逐渐形成中华“礼乐文化”的基本形态。本文试图以传播学视角,将“礼—乐”视为先秦社会重要而典型的传播模式,并将“乐”视为一种礼制秩序形塑的“媒介”和礼文化生成的实在力量,以此重新审视古乐内涵(诗、歌、舞一体)与媒介属性(通天媒介、沉浸式复合媒介、信息阐释媒介、社会整合媒介、生命媒介)的嬗变,以及“乐”与不同时期礼文化的耦合机制,进而管窥“礼”萌发与流变的基本脉络。同时,也尝试为阐明“礼乐协同”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系统而完善的政治体系,提供一种传播学视角的思考向度。除了绪论之外,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考察原始礼的起源与“乐”的关系。上古时代,尤其是殷、周以前的早期社会,是一个巫性色彩浓厚与神权统治的时代。这个时代中,先人们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巫性信仰与祭祀活动驱动共同体意识、权力观念的产生以维系社会秩序的稳定,乃至促成酋邦型早期国家组织形态。“巫”与“祭祀”很可能就是中国“礼”的源头。此时的“乐”主要被使用在祭祀、占卜、庆典等巫术与原始宗教活动中,它们是“人—神”之间交通往来的中介,充当通天媒介、降神媒介、信息释读媒介、以及营造传播情境的沉浸式媒介的作用。在这些“人—神”交流的仪式活动中,分层意识、权力观念、群体意识乃至社会秩序观念却伴随着集体实践衍生出来。“乐”以不可替代的作用深深地介入了早期社会变革中。第二章是西周“制礼作乐”下,礼、乐的关系走向制度化。当“蕞尔小邦”取代“大殷商”后,周人为了应对宗教文化信仰冲突、政治社会动荡的局面,迅速开启了一场声势浩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与社会实践——“制礼作乐”,拉开了“礼乐”政治化、制度化的帷幕。周人以“乐”为媒介,通过“援德入乐”“引德入礼”“礼乐协同”等方式,建构起了一套宣扬西周社会政治伦理思想(“德”)与参与社会建构的传播系统,而“乐”成为整合道德社会的“器械”(“政治媒介”),笔者称之为“乐政”系统的实践。此时,“乐”开始由“人—神(祖)”间传播的“通天媒介”向“人—人”间传播的“政治媒介”转移、跨越。第三章是春秋战国时代“礼崩乐坏”,“礼—乐”政治传播体系崩溃,严苛的“礼—乐”结构关系的解体,释放了“乐”的情感活力,使“乐”的传播更加深入人心,促使“乐”的媒介性再次发生偏转,向着“人—自我”内向传播中生命(修养)媒介转变。尤其是儒家,建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理想人格、理想境界的修养路径,追求音乐体验是情(乐)与理(礼)是交织在一起,理性中渗入情感,情感中嵌入理性,寄希望于“主体”在音乐体验中生命觉醒以及觉醒后自觉、规范、理性的社会参与,从内心深处趋向于“礼”。本文的“以乐观礼”,是将“礼—乐”看作是“政治社会秩序——构建政治社会秩序的传播(媒介/方式/场域/对象)”之间的关系。以“乐”的媒介参与为中心,考察“礼”的滥觞、流变、式微的基本脉络,体验华夏礼乐文化历史中跳动、流转的脉搏。
其他文献
<正>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作用,是通过系统性教育教学,实现对思想政治形态的有效传输。目前教育环境内采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以理论拆解和意义建构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这类教学活动的优势在于能够清晰地剖解思想的本质构成,帮助学生以更深刻、更本质的视角理解思想政治观念的本源价值、时代价值。但它的劣势在于理论教育虽然以文字为基础,但在形式上比较抽象。长时间、大篇幅地进行理论讲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突出“综合”和“实践”两个要素,课程内容涵盖实践学习、生活体验、知识运用等方面,贴近学生的社会经验与生活体验。因此,教学实施必须建立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探究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德育活动、家庭教育和社会活动的多元融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达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目标。
《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古代西域国家民族与文化的重要著作,其中关于于阗国的故事记载详细生动,值得深思和研究。从书中与于阗国相关的《建国传说》《鼠壤坟传说》和《龙鼓传说》故事出发,发现于阗国的先民们对鼠与龙形象的理解存在不同。结合古代遗迹板画和敦煌壁画进行对照后,从性质、地位、情感三个方面分析差异,可知于阗国民众的“崇鼠避龙”思想主要是受到地域民族文化、敌对阶层象征和佛教思想渗透三个因素的影响。
<正>故宫博物院里存放的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去故宫看看,这是很多乡村孩子内心的梦想。大山深处的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图书。抬头仰望天空的翅膀,真情化成跳动的音符,和风轻奏出生命的乐章,在书籍里,倾诉遥远的祝福与思念。在扬帆计划项目学校中,很多学校课外图书资源匮乏,不能满足学生的日常阅读需求。虽然我们不能带孩子们行万里路,
<正>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最重要的功能价值是日常交流,但在现实教学中,部分初中英语教师仍然局限在让学生背单词、阅读和写作上,学生会学习但不一定会运用。构建主义教育理论提倡学生自主获取和应用知识。为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实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本文将探讨实践活动融入初中英语教学的策略,强化英语教学的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和互动性,让学生获得焕然一新的英语学习感受。
本文转写、翻译、注释了一件来自上海私人藏家的于阗语文书残片,暂定名为Shanghai 1。这是一件房产抵押契约的后半部分,时代大致在8世纪后半,出自于阗六城州拔伽乡。这件文书严格遵循约定俗成的于阗语契约套语与格式,因此可通过与其他契约比对补全大部分残损之处。契约中的赎回条款规定,若其他人想从抵押权人手中购入被抵押房产,则需要付双倍价格。设置这一条款的目的是为了杜绝了其他人赎回土地的可能性,保障抵押
VR技术又称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项新兴影视技术应用于诸多领域。本文以《清明上河图VR项目》为例,研究VR技术在传统文化领域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全面分析VR技术优势、传统文化传播现状和发展瓶颈、VR技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设计与意义,以期探索当今时代背景下的传统文化传播创新模式。
<正>在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素养呢?我结合两节课例谈谈自己的一点拙见。前不久,学校组织一年级语文学科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主题是“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两位教师都选取了“介绍书包”这一话题。一、观摩异样的教学案例【案例一】师: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小书包呀?生1:红的,爸爸买的。(也许是太着急,生的回答缺乏完整性。)
真实情境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内生型”课堂的实践,其育人价值追求是在“真实”的小学综合实践课堂中,有效地引起学生有意注意、激发学习动机、实现认知心理平衡、启迪思维,提升学生探究的主动性。基于此,本文对真实情境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内生型”课堂构建作深入研究,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正>中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概念提出,教育的目的是通过英语教学,使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养成英语思维、英语学习思维,并最终达到用英语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核心素养的愿景与综合实践活动课设立的宗旨不谋而合,初中英语是小学至高中英语学习的重要过渡,在初中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合理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不但能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加快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进程。任何脱离实践的学习,都不可能获得长足的发展,因此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