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的背景下,融资租赁业却在政策利好的形势下呈现出逆势增长态势,融资租赁在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促进国家产业调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尽管我国融资租赁的业务规模仅次于美国,租赁渗透率却仅为3%-5%,远低于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融资租赁是资金密集型行业,融资问题是制约整个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随着资产证券化在国内的兴起,其作为一种融资方式越来越被市场上的融资租赁企业所接受,有望成为解决这一瓶颈问题的关键。融资租赁债权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其同质性高、现金流稳定且可预测,具有天然可证券化的优势。资产证券化相比银行贷款、股权及债权融资方式,对主体的信用等级要求较低,同时还能解决企业“风险出表”的要求。自资产证券化的“备案制”落地后,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成了企业资产证券化市场的最大发行品种,极具发展潜力和研究意义。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在摸清理论脉络、发展现实的基础上,重点对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产品进行模式和价值分析。在模式分析中包括了对市场主体、证券化过程、二级市场的分析,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发现,目前我国的融资租赁ABS市场存在定价方式粗糙、风险资产不能完全出表的问题。其次,结合我国融资租赁ABS的实际,选取了静态利差模型对“狮桥五期专项管理计划”进行了价值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狮桥五期”的发行价格约为11.15亿元,比实际发行价格多约1.15亿元。综合理论及实证研究结果,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基于风险防范的目的,基础资产池的底层资产应避开“三高一剩”行业,侧重于发展前景及主体信用较好的公司;第二,信托模式是当前我国开展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的最宜模式;第三,为增强融资租赁资产及产品的流动性,应培育统一、专业、规范的发行和交易市场;第四,由于融资租赁基础资产池的现金流具有长期且分散的特点,目前比较适宜的价值分析方法是静态利差法,但由于国内缺乏对行业数据的积累,对提前偿还率及违约率的设定均基于假设,从而导致在实证研究中的结果与实际存在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