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但是收入差距也显现并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农村的贫困问题不解决,既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党中央提出了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举措。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按照最低生活标准,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标准的人口进行差额补助的救助制度。目前,如何完善农村低保制度,是解决贫困群体的基本生存问题的关键,具有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也有利于重庆市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重庆市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一方面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另一方面仍存在大量的贫困问题。尽管重庆市从2007年已经开始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是这项制度的发展仍旧比较缓慢,仅在2008年制定了《重庆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重庆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核算办法(试行)》,但是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还有许多实际和具体操作程序亟需解决。本文围绕重庆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一主线,回顾了其发展历程和现状,肯定了成绩,但也发现了问题。通过对重庆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问卷调查,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发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覆盖面狭窄、保障标准低、保障对象难以确定、资金不足、法制不完善等问题,最后对重庆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如建立和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法规,合理确定低保对象,严格确定低保对象的程序,拓宽农村低保的筹资渠道,规范低保资金管理,完善农村低保的动态管理,拓展农民就业和创业渠道,加强农村低保的宣传等,意在能够为重庆市农村低保制度的发展提供参考。